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为什么在禅城区看不到一条像样的步行街?”、“为何此地的商业街区路段如此短?”徜徉在禅城大街小巷,不少游客都会不禁发出如此感叹,“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有名的商业街,找不到可以逛街的地方。”
事实上,每天从祖庙路进出的旅游大巴络绎不绝,但游客们的旅程多为一日游,“适合逛街的地方很少”成为他们来去匆匆的原因。
在禅城区提出“城市提升三年计划”的语境下,如何解决消费外流、人才外流、公共配套不足等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及南风古灶特色步行街区这两条步行街首先被列入计划中,对这些街区的修缮改造、配套完善等措施也将陆续开展,不少市民在禅城以步履丈量商业街区的愿望将得以实现,届时,市民将无需到其他城市“借步”消费。
那么,禅城需要怎样的步行街?如何将这些步行街经营成城市名片?这些问题成为禅城区在城市升级过程中不容忽略的难题。
档次不够、公共服务缺失成短板
在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商业中心并未能形成集聚效应,其商脉、人气不连贯的现状成为商圈档次提升的绊脚石。
以祖庙商圈为例,纵然盘踞着兴华商场、百花广场等百货老牌子,但祖庙路的商业氛围明显给力不足,满大街平民服饰品牌也难以吸引高端消费群的驻足。纵然目前广州友谊商店已经在禅城安营扎寨,但要撼动高端消费外流的根基尚需时日。相对来说,人们更加愿意到广州消费及过夜,起码那里有着高中低档层次分明且旺丁旺财的多个商业中心,还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而交通不畅、停车位不足成为这些商业设施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又一短板。祖庙商圈建新路与祖庙路交界的十字路口经常堵塞,人车争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集饮食、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东方广场则已成为禅城区人流最为密集的商业旺地,但落后的道路规划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使此地成为城中堵患最为严重的地方。
此外,停车位严重不足不仅使外来车辆找不到停车位,更让居住于此地的业主无家可归。“每次回到家门口我们都必须在外围兜圈,半个小时进不了家门是常有的事。”不少业主曾向相关部门投诉,但事情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高端商业的缺失、商业配套的不完善更是削弱了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通常,高端人才在选择栖身之地的时候,都会把交通、城市环境问题等作为先决条件,综合考虑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及居住舒适度。不少在大城市工作的高端人才在面临是否把阵地迁移到佛山的抉择时,对此地的交通、城市环境、商业娱乐氛围等仍然心存顾虑。“业余时间找不到消遣”往往成为他们出逃佛山的重要因素。
缺乏高端商业、商业品牌集聚能力不强、公共服务措施缺失等成为禅城目前各商业街区亟需提升的重要环节。选择何种商业形式弥补这些缺失,被制约的零售商业如何做大做强成为城市升级当中的新课题。
特色步行街点亮城市生活
此间,步行街的概念又被重新挖掘并被提上议事日程,随着各项城市升级措施的落实,禅城步行街或将进一步点亮城市生活。
目前,禅城区在人们心中刻印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建设祖庙东华里特色步行街区及南风古灶特色步行街区。该区将在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的过程中,着力对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缮改造,并配套商业住宅、酒店及高档办公场所,加快推进的速度。
该项目定位为民俗民居岭南特色步行街区。根据规划,以祖庙—简氏别墅—东华里三处文物为核心形成规划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和街巷肌理,规模约16公顷,将形成极具有文化特色和吸引力的核心。功能综合集商业、娱乐、文化、展览、旅游、休闲、居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规划3个核心地块内基本实施步行化。
而南风古灶特色步行街区将以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主题公园为核心功能,特色商品以各类陶瓷工艺品为主。
事实上,目前禅城区的步行街区仍处于真空状态,禅城区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将彰显岭南建筑的特色,并通过大力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商务中心等设施,以及东平河北岸滨水地区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改造提升等,把中心城区各重要节点联通起来,形成连贯的商脉,并把滨水地区景观面貌呈现给市民及游客。
禅城需要怎样的步行街?
依仗着闹市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临街商店琳琅满目的货品和街道特色,广州上下九及北京路步行街成为了全国商业街区的一张名片。无可否认的是,这些步行街的兴旺与否与其中的街区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与广式骑楼密不可分,除了古道外,近年来注入北京路这条老路的广府文化元素也就越来越丰富。原有历史文化元素及不断更新的街区风格,持续满足着到此一游的游客们的购物需要,由此不少游客一来再来,乐此不疲。
鉴于老大哥广州打造城市步行街的成功经验,人们想问,禅城究竟需要怎样的步行街?禅城区该如何把自己的两条同样拥有浓厚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经营打造好?
而现实中不得不提的情况是,要在一个城市里设置步行街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这涉及到规划建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步行街交通的压力、街道宽度以及公共设施配套等因素。
事实上,南风古灶早在2010年就意欲打造国内首条创意步行街,原规划是把南风古灶、公仔街和原钻石陶瓷厂片区进行全面整合,打造成集创意产品交易、设计、文化、艺术、时尚、旅游、休闲于一身的长达1506米的创意步行街。但两年过去了,南风古灶步行街目前仍仅仅是一条“石湾公仔”街。
在商贸流通业专家王先庆眼里,禅城区目前商业区形态比较单一,商圈商业格局有待丰富,而打造新品牌则是加快零售商业发展的出路。步行街这种商业形态无疑是可以成为城市新名片的亮点工程。“商业是主角,文化是点缀,祖庙路步行街及南风古灶步行街并不缺文化氛围,这需要政府好好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文商结合把禅城的两条‘商业龙脉’打造好。”
他表示,新的城市“名片”的诞生将决定人流的去向,新品牌的成功培育将有望吸引人流回溯归巢。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制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战略,能否集中力量做好商业规划及做好培育工作。
打造世界级陶文化特色步行街区
南风古灶:
佛山的陶文化历史悠久,但在旅游上的潜力一直没有得到最好的发挥。而在佛山城市升级三年计划中,陶文化的挖掘成为一个重点,已初步计划在目前南风古灶片区的基础上打造一个规模为30公顷的南风古灶特色步行街区,该特色步行街区将以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主题公园为核心功能,特色商品以各类陶瓷工艺品为主。
南风古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南风古灶景区打造一个步行街区的规模和条件已比较成熟,但较为欠缺的是周边的配套设施和大型停车场,期待政府能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并进一步整合资源,解决该区的土地配套不足的问题。
【设想】规划面积或达30公顷
根据相关规划,禅城区政府将在目前南风古灶片区的基础上打造一个规模为30公顷的南风古灶特色步行街区。该特色步行街区将以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主题公园为核心功能,特色商品以各类陶瓷工艺品为主,进行石湾公园及周边区域的改造提升。
尽管政府对该步行街的详细规划尚未出台,但南风古灶的相关运营方对打造南风古灶特色步行街区早有设想。
南风古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滢告诉记者,“未来的南风古灶将走地域文化国际化和传统文化当代化的路线。所谓的地域文化国际化就是要将本土的东西推向国际,而传统文化当代化就是要深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用现代语言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
据介绍,未来的南风古灶步行街区将借鉴云南丽江、上海新天地的模式,依托陶瓷旅游资源、陶瓷工业遗产、陶瓷文化、陶瓷民间艺术、陶瓷古建筑遗址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文化参与、主题体验、陶艺展览、艺术创作于一身的陶文化主题公园。
张滢还表示,未来还计划在石湾公园内打造陶艺星光大道、水上展览馆、陶瓷时光长廊等,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和陶瓷展览活动,打造步行街区的陶瓷文化主题特色。
【现状】古灶片区雏形已具,独具特色文化味浓
据了解,在南风古灶的三大景区中,陶文化体验区、国际陶文化公园已经是完全的步行街区。张滢告诉记者,南风古灶要建设成为特色步行街区的条件已比较成熟,目前1506古玩街、中国陶瓷博物馆、当代美术馆已基本改造完成,而下个月也即将开放国际艺术家村,南风古灶步行街片区已雏形初具。
文化气息是该步行街区最大的特色。青砖灰瓦、龙窑老屋、各具特色的古庙宇、工业厂房、岭南古建筑群、新式建筑、园林建筑、雕塑,来到这里除了能近距离观摩陶艺师制作公仔,还能亲自上阵玩陶,与陶艺“亲密接触”,这些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这里既有岭南古建筑和陶瓷文化,又有别具风味的当代艺术,古今的东西都在这里汇聚,让我们非常惊讶。”第一次来南风古灶的吴先生和任小姐说。
“文化是气场,商业是磁场,只有商业没有文化的旅游景区难以持久。”未来的步行街区所做的不仅是观光旅游,还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文化树立起来了才会提高步行街道商业的附加值。”1506创意城品牌中心传媒部经理翟伟哲说。
为了聚集人气,南风古灶在去年取消了门票,让市民免费参观,将来还将让导游免费讲解。牺牲了门票的收入却换来了旺盛的人气。据悉,去年南风古灶片区的客流量已达到300万人次。
【不足】周边配套设施缺乏,大型停车场成最短板
尽管南风古灶规模和条件已比较成熟,但要真正建设成为特色步行街,还有不少短板。来自广州的梁姨已经是第二次来南风古灶游玩,她认为,(南风古灶)饮食、娱乐设施不足,给游客带来许多不便。
在石湾公仔街已经营了多年公仔生意的苏先生则觉得,尽管景区能吸引到人,但周边的配套却留不住人。“偌大的旅游景区居然没有一间像样的酒店!”
记者发现,目前南风古灶片区周边的配套设施的确比较缺乏,尤其缺少停车场,乱停乱放、人车争道的现象比较普遍。
张滢承认,目前该片区周边的配套还有待完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大型的停车场。“很多旅客都对我们这里很感兴趣,但对周边的环境和配套设施却不敢恭维,尤其抱怨一个国家的4A级景区连个大型停车场也没有!如果今后在周边配套酒店、电影院、餐饮、酒吧等,文化街区的商业功能会更加完善。”
张滢坦言,由于周边的土地涉及到政府土地审批的问题,部分区域未列入三旧改造的范围,所以配套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用地审批的困难,不仅使许多商家办不到工商执照,连一些有意进驻的文化艺术类的机构也被挡在门外。期待政府能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并进一步整合资源,解决该区的土地配套不足的问题。”
另外,也有商家担心,如果将整个南风古灶片区都改造成步行街区,可能会不利于陶瓷工艺品的运输与销售。“与北京路、上下九等以销售食品和服饰为主的步行街不同,南风古灶毕竟以陶瓷为主导,而陶瓷工艺品一般体积较大,又是易碎品,一旦全面改造为步行禁车,不要说商家进货麻烦,就是旅客拎着这些陶瓷品到处逛也多有不便”。(记者/李晓莉 沈文金 实习生/罗湛贤)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