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采访段丽君是件惬意的事,娓娓道来的语气和贯穿始终的招牌式笑容让人好感顿生。她是个极其热爱生活的设计师,关注跟设计有关的生活细节已经像呼吸一样成为了她的本能,随时随地。可以说,她不是在思考,就是在等待思考。
听段丽君眉飞色舞谈说自己的设计故事,让我想用“天生的设计师”来形容眼前的这位女子。她就是这样的设计师,随口说说也有精彩之处。当看似随意的她像魔术师一样将家变得暗香浮动的时候,不用惊讶,只要相信就好。而在她看来,年轻的自己还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来磨练。
笔尖上停不下的舞蹈
从记事起,段丽君就开始跟窗外飞过的小鸟、地上刚发的新芽打交道了。不同的是,她不只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画在纸上。在设计行业里做了5年,偏爱手绘的习惯一直都没有改变。“电脑有时候负荷不了思维的涌动,”她侧了侧身子,笑着解释道。而且她画大样的时候会很细致,5毫米甚至细致到1、2毫米都会把握的很好,精细程度不比电脑差。
用笔记录生活是段丽君多年来养成的习惯,A4大小的笔记本上,满满的写着自己每天的生活,当然,主角是装修设计:材料要进厂了,有没有按照流程来做,细节的地方是否都注意到了;给客户装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怎么解决的;今天看到了什么可以让自己借鉴的设计元素......等等,这些她都会一五一十的写在本子上,不时翻开来看看,然后在反复推敲中不断进步。
灵感随时呼之欲出
家的舒适度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不仅关乎外表,更重要的是功能上的合理。有一次为业主做飘窗台的设计,考虑到书桌放在飘窗台的内侧时会占掉不少的空间,于是她灵机一动,把书桌设计成了抽拉式的,这样一来既美观又实用。对人体工能学,在向其他人学习的同时她有着自己的研究,比如对于成人来说,插座高出餐桌十公分是使用起来最舒服的。
作为设计师,段丽君对生活的观察是如影随行的。有次看到某个立交桥下面有一间比较破旧的老式房子,她就会想这个房子的采光怎样才能不受遮挡。平时的生活中,她很喜欢自己“发明”一些小家饰。任意的材料,都可以被她随手拈来摇身变成个性饰品为家扮美。比如采一些花花草草然后放在废旧的盒子里或者普通的陶器中,立马就会有一种新的韵味弥散开来;而一些不用的碎布或者废旧的吸顶灯在经由她手之后就会变成美丽的灯罩和个性的壁灯。
这些自己动手DIY的灵感经常被她用到设计中去。曾经在为客户做墙面装饰画的时候,她建议客户购买一些瓷砖,把瓷砖敲碎。然后将这些碎片用胶水随意的粘到画框中再泼上颜色。“瓷砖是一块钱一块的”,这个好看又便宜的装饰画让业主赞叹不已:“你是我碰到过的最个性的设计师”。
精心打磨才能更华丽
家是一个共同体,为了从整体上照顾不同成员的偏好,段丽君在前期沟通上很花心思。这个沟通不仅包括对“业主喜欢什么颜色”“家庭成员”“对功能要求高还是设计要求高”这些专业问题的了解,还需要跟来自不同行业的客户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漫画、经济、政治、旅游等这方面的知识也成了段段每天必须关注的,既方便了沟通,也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何乐而不为?
“目前有没有让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记者话音刚落,随即便看到对面的段丽君笑着摇了摇头,“但是满足的时候很多。”曾经在给一位地产商老总做设计的时候,由于客户从事职业的特点,她在跟段段交流的时候一直是用指派的语气,并且非得让设计师完全按照自己的观点来做。为了协调好自己设计方案跟客户的要求,这套设计方案前前后后一共改了七次才让客户满意,“每次一改就是60多张图纸,很累,但看到客户满意还是很开心的。”
段丽君是瑶族人,她很喜欢瑶族建筑那种色彩浓烈的蓝、白、红交错搭配,这种对比度强烈的风格往往能够刺激她的创造力。跟其他设计师一样,她喜欢到处走走看看,让自己在设计上有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力。她说自己的梦想是50岁之后走遍全世界,看成千上万的好设计,“不过没时间,是真的没时间,”记者又一次看到她摇了摇头。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