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之前本报做过各地区建材卖场竞争状况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昆明的建材卖场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而增加,反而是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度,各卖场的定位越来越明确,相互之间的竞争不明显。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没有感觉到昆明建材卖场的过剩。
记者在建材市场以及周围的小区,对消费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只要是昆明本地人,对哪里有建材市场都比较清楚,并且还能告诉记者坐几路车可以到达。福润园小区的杨先生今年年初刚装修了第二套房,其房子所在的地段离昆明建材商业城、大商汇、中林建材城、国雅建材批发市场都很近,交通也方便。杨先生告诉记者,装修第一套房子的时候,由于考虑到要出租,所以购买装修材料的时候在成本方面稍微控制一些,不过也没有很低档,杨先生说:“当时四零三建材市场还没拆,我们是在昆明建材商业城买的瓷砖和洁具,相比大商汇一些商品要便宜些,比四零三那些看着高档,质量也好些。”而今年装修的第二套房,因为是要自己住,所以装修之前到各大建材卖场去看过,也咨询过一些比较懂“行情”的熟人,后来决定瓷砖和洁具都在大商汇买,并且是同一品牌。
杨先生说他并不觉得昆明的建材卖场过多,因为现在楼盘那么多,每个卖场差不多都有自己辐射的区域。“昆明城市不大,只要是本地人,除了那些没关注这一块的年轻人,像我们这种三十大几四十岁左右的,基本上都知道哪个市场是哪种档次。”杨先生说,他今年装修跑卖场,也是在大商汇、居然之家、华洋家居广场这些档次差不多的市场选择对比。他认为,卖场多一点,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并非坏事,买建材不像买衣服,绝大多数人都会很用心地去挑选,也希望获得更多的实惠,而卖场多了,商家之间竞争激烈,那就是买方市场了,对消费者有利。
消费者不在乎卖场过多,商家又是怎么看待呢?跟其他城市卖场一样,有实力的经销商会在城市的各个适合的卖场布点,实力稍弱,代理品牌档次较低的经销商则选择一个适合的卖场进行“专攻”。 中高端品牌的布点会考虑到交通因素,卖场自身定位,周边楼盘数量以及可以代理的品牌效应等。像居然之家所在的地方交通不是很便利,但周围楼盘较多,而且居然之家有品牌效应,所以不少中高端品牌经销商还是选择在居然之家开分店,增加市场覆盖面积。
不过,在中林、国雅则见不到一些中高端品牌的身影,因为市场定位不一样,选择在这些市场开分店与总体形象不符合。中低端市场的不少商户都是独守一个门面,国雅建材批发市场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到他们这里拿货的多是各地州的分销商,他们主要市场不在昆明市,所以只要一个店面做产品展示就够了。对于昆明卖场是否过多的问题,该商户表示,昆明卖场还不能满足商户的需求,因为市场拆迁使大量本来独守一个店面的商户没有了自己的商铺,所以其他卖场铺面紧俏,租金水涨船高,现在不是卖场铺面过剩,而是商户过剩。
由于城市规划拆除二环内的批发市场,所以昆明近年不少传统的建材市场消失了,还有一些市场也正濒临着拆除的命运,所以,像中林、国雅这些市场的商铺都很紧俏,并无过剩现象。记者获悉,正在极力打造为昆明“后花园”的安宁市新建了一个建材市场,还未建成就已有80%的商铺被预订。为证实国雅建材批发市场商户的说法,记者也以商户的名义打电话到昆明建材商业城、中林建材城等建材市场的市场部咨询商铺信息,被告知,短期内均无商铺出租。(文/田晓草)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