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大规格瓷砖的生产工艺
2006-07-19
来源:陶瓷周刊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2442
瓷砖和微晶玻璃装饰砖是现代建筑物内外墙及地面装修中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近些年来,随着内外墙及地面装饰材料向多样化、高档化、功能化等方向发展,产品品种不断增多,薄型大规格瓷砖便是其中一种。与普通瓷砖相比,由于薄型大规格瓷砖具有用料省、施工合理化等优点,现已成为开发热点。
用于外墙的瓷砖,抗冻融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因此为使瓷砖具有抗冻融性,其吸水性越低越好,尽可能在2%以下。然而用普通原料配料成型的坯体在干燥和烧成冷却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收缩、变形和龟裂,特别是生产尺寸在600mm×600mm以上的薄型大规格瓷砖时,使产品合格率降低。为了确保用普通原料生产吸水率在2%以下的薄型大规格瓷砖,烧成温度通常需在1200℃以上,因此坯体在辊道窑中烧成时易软化塌陷,严重时还会卷附在辊棒上。另外,砖尺寸越大,成坯越不易均质,尺寸常出现偏差,致使砖产生翘曲和龟裂。因此为生产质量稳定的薄型大规格瓷砖,以上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近期,日本伊奈制陶公司为生产薄型大规格瓷砖推出了一种生产新工艺,攻克了原先存在的技术难关。
一、生产工艺
该生产工艺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案:一是调浆配料;二是改压制成坯为挤出辊压成坯。
1、原料配料
废玻璃粉和/或熔块粉 15~60%
塑性粘土 15~40%
云母 3~4%
B型硅灰石 0~40%
滑石 0~20%
水 适量
需制备着色坯料,可加入适量颜料。
2、挤出辊压成坯
经真空挤塑机挤出后,再沿挤出方向或挤出与直角的两方向由辊压成坯板,切割成所需尺寸的砖坯。
玻璃粉和熔块料自身不含有结构水,成坯时几乎不吸水,干燥烧成过程中脱水收缩小,降低烧成收缩,提高砖尺寸精度,防止翘曲和龟裂。由于云母、硅灰石和滑石的结晶形态产生的支撑作用,抑制砖坯干燥烧成时平面方向收缩,提高尺寸精度,防止干燥烧成下的翘曲和龟裂,高温烧成下砖坯还不易软化变形。采用挤出辊压成坯,消除残存应变和成型不均匀性,使坯在烧成过程中难以翘曲和龟裂,提高尺寸精度。
3、烧成温度
烧成温度在900~1200℃之间。
二、生产实例
实例1
取废窗玻璃粉(细度150μm以下)35%、云母10%、硅灰石(细度500μm以下)20%和硅目粘土35%配料,外掺18%水混合,经真空挤塑机挤出成厚约40mm、宽约500mm、长约1950mm的砖坯,取30块送入辊道窑,于1125℃下烧成20分钟,制成几乎无翘曲、无龟裂、吸水率小于1%的薄型大规格瓷砖(尺寸约6mm×900mm×1800mm)。
实例2
取废窗玻璃粉30%、云母15%、硅灰石25%和硅目粘土30%配料,外掺17%水拌合,经真空挤塑机挤出成厚约40mm、宽约500mm、长约1100mm的板坯,再顺挤出方向和直角方向辊压,切割成厚约6.8mm、宽约968mm、长约1950mm的砖坯,取49块送入辊道窑,于1125℃下约烧20分钟,制成几乎无翘曲、无龟裂、吸水率在0.3%以下的大规格薄型瓷砖(尺寸6mm×900mm×1800mm)。
对比实例
不用玻璃粉,用配合量超过45%的硅目粘土与长石配料成坯,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烧制尺寸在900mm2以上,吸水率在2%以下的大规格瓷砖时,坯体软化变形,宽和长方向的收缩率均超过10%,尺寸精度差,产生翘曲和龟裂,产品合格率低。
三、结语
由上得知,采用上述生产新工艺可提高产品合格率,生产几乎无翘曲和龟裂、尺寸精度高、吸水率极小、尺寸在600mm2以上的薄型大规格瓷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