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一块块黑漆漆、毫不显眼的泥块,被挖机麻利地挖出,然后抛到运泥车里,满载后,装车运走。其中,没有任何的加工环节。
以上场景,在黑泥资源丰富的广东地区,时常上演。在黑泥的交易市场里,没有黑市,只有“黑挖”,即没有合法开采证的非法开矿。随着国家近年来有关部门的整治,曾经猖獗一时的“黑挖”行为更加隐蔽了,付兵(化名)就是在这行当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黑泥非法开矿者。通过暗访,他为我们呈现一段在广东黑泥非法开采的详细内幕。
一个精明的业务员, 两个探泥的工人,三四个开挖机的熟练操作工,再加上几个开运货车的司机和打下手的杂工,一个非法开挖队伍就成形了。无证开采的黑泥开挖老板,凭借着自己在黑白两道的“吃得开”,以及在非法开采黑泥行当中的经验,一盘似乎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就这样在付兵手上风风火火地操办起来了,一年挣个几百万并不是太难的事。付兵在1997年从湖南娄底来到广东番禺,当时他也就是众多南下打工的农民工之一,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份给矿业公司当送货司机的机会,一来二往,他也摸清了原材料供应这个行当的很多猫腻。“我拉货的,跟着老板走了很多地方,在很多矿区拉过货,而且逐渐知道什么厂会需要怎样的泥料。”付兵在暗中窥视着这在当年蕴藏着巨大利益的产业。机会在2004年来临,已经不再满足于当一个小小打工仔的付兵,在这一年,看准了番禺莲花山的泥料资源,正式开始了在番禺石基、西村和新造进行疯狂“黑挖”,除了黑泥,还有白泥、高岭土等不可再生资源被他偷挖卖掉。
广东黑泥,因其粘性好、强度够、白度好,是生产瓷砖必不可少的上好原料而遭到了无情的开采,成百上千像付兵一样的非法开挖者,贪婪地侵蚀着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
黑泥并不属于深埋土层的资源,所以开采的难度不大,是个相当好挣钱的活。“只要找到矿,能开采出来,呼啦啦地直接用挖土机挖走大块的泥块,扔上一旁的泥头车,拉到厂里,检验合格后就可以了,有时候陶瓷厂还给现金,钱就这样挣到手了。”付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概一立方的黑泥能有1.5吨左右的黑泥,小矿一般在20亩左右,一般埋藏有黑泥的土层在1.5米左右,要是幸运的话,能达到5米,但那样的矿现在已近很少见了,按照2米的平均高度计算,一个20亩的小矿,每吨黑泥除去打通关系所用的钱以及工人等成本,纯利润每吨20元,收入相当可观。
资料图片 潘炳森 摄
在付兵的记忆中,五年前的黑泥出厂价是80—90元每吨,好点的黑泥在100元每吨,现在出厂价每吨上涨到90元,而质量好的黑泥价位每吨在130—180元之间,虽然卖价看似上涨了,但是付兵认为,以前陶瓷厂的效益好,而且做这门生意的人少,了解这个行当的人不多,要涨价也容易,但是随着非法开采的人员增多,付兵觉得,“现在的陶瓷厂也精得很了,我们的成本价也越来越透明。涨价也不再是件容易的事情。”付兵在近年来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因为政府有关部门对资源这一块的控制力度加强了许多。
据了解,在十二五规划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提到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理,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利益的驱动下,杜绝非法开采行为是不可能的事情,非法开采采取了更为隐秘的操作手法。“现在由于好矿比较少,不大可能只有一家找到矿,所以我们的探泥工人在找到适合的矿口后,采取暗标的方式竞标,找到当地的村长或者能在村里说上话儿的人来操办这件事情,价高者得。然后就是给好处费给那个能在村里说上话的人。我们一般不和村民直接打交道,至于村长之类的人物收了钱后给回多少给当地村民作为补偿,这个我们一般是不过问的。”付兵说,在确定好矿源后,就是开采工作了,他一年的开采量大约有二十几万吨,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自己开采的,大多也是从别人手中买来再转手,以他现在的规模,算是这个行当中的中等供应商了。“我们开挖没有正规的手续,所以非常害怕国土局的人知道,只要被知道了,只有扣车和罚钱的下场,所以一旦被检举,或者和当地村民发生冲突,而我们不能摆平的,大多选择撤退。”付兵的小心谨慎还体现在他们很少跟人提及具体的矿区在哪里,即使是大宗的买家要求,他也不会大胆地带人到矿区去看。“矿就是我们的命根子,现在国家抓得严,我们只能到更加偏僻的地方去开挖,越少人知道地点越好,我们不想也不敢冒风险,有时候我们宁愿为了保密地址而丢生意。”
“在运货的途中也是困难重重,毕竟现在交警抓得严,我们只能选择在凌晨时分行动。”付兵在和记者交谈的前天晚上,是四五点才睡觉,因为要赶着在凌晨把运货到肇庆的一家企业去。
曾经质优价廉的广东黑泥,见证着当年佛山陶瓷行业的起步、崛起和腾飞,为佛山陶瓷产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产业高速发展的时候,谁也没有太多的关注到这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曾经大量分布在中山、番禺、湛江和茂名的黑泥,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渠道,一一被开挖,而留给当地的,更多的是满布伤疤的土地,被破坏的农田,开挖矿产的浪费、雨天的泥石流,成了黑泥留给当地的并不美好的回忆,在环境保护法律缺失和监管不到位等漏洞下,既得利益者并不是资源的合法拥有者,黑泥更多的是通过“黑挖”,流向了陶瓷生产环节,成为了某些非法盗取国家资源的黑矿主的发财筹码。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并办理登记;但是,已经依法申请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在划定的矿区范围内为本企业的生产而进行的勘查除外。
国家保护探矿权和采矿权不受侵犯,保障矿区和勘查作业区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和破坏。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集体矿山企业开采国家指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允许个人采挖零星分散资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以及为生活自用采挖少量矿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
《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该做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记者/车建瑜)
广东的黑泥因为其高黏性、高白度、易解胶等优良特性被国内外陶瓷企业普遍认可。国内除广东外的陶瓷产区如四川、夹江、福建、东北、山东、广西、江西、内蒙纷纷从广东买进黑泥,国外欧洲、东南亚等地的黑泥也多从广东进口。
黑泥是陶瓷砖坯的重要原料之一,鉴于建陶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为保护耕地限制矿产开采等因素,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黑泥的可开采量日益减少,但可以替代黑泥的材料还暂未出现。
黑泥可开采量锐减 混合黑泥缓解困局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广东黑泥就开始大规模被开采,但是进入21世纪后,广东优质黑泥锐减,一方面是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对黑泥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到2010年,中国建筑陶瓷企业达3000多家,年产量达79亿平方米,占全球总产量的64%;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黑泥80%都分布在稻田里和沿江、沿河的发达地区,为保证耕地面积,政府出台了不少措施来减少矿产开采,以保护耕地。广东最早开采黑泥的佛山、中山和番禺三地,到上世纪90年代,因为农田、工业及城市用地的需要,已被限制开采。
江门某家陶瓷原料公司正在露天作业,混合黑泥 车建瑜 摄
佛山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河南信阳科美陶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韩复兴讲道,2011年6月份,他应邀到肇庆的一家球土厂进行考察,“我发现该厂的黑泥(原泥)含有的树根率高达40%以上,实际已经不叫传统的黑泥了,黑泥可采量已经不是每况愈下,而是快见底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很严重了”。
据韩复兴介绍,为了适应中国建陶大规模的生产,中国式的球土诞生了,除了采用球磨机球磨的方式,更多的是用高速剪切机把树根等有机物打碎并掺入高岭土、膨润土等粘土,俗称人工球土或复合球土。除了复合球土外,混合黑泥也诞生了,即在黑泥里混入白泥、红花泥、高岭土和高温沙等其它陶瓷原料。无论是复合球土或者是混合黑泥在塑性、烧白度和良好的解胶性能方面都不如优质纯黑泥,混合黑泥有生产成本高、产品成品率低、生产能耗高、产品档次降低等无法弥补的缺陷。
一家位于江门新会崖门镇的矿业公司的范姓工作人员说,如今真正的纯黑泥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以前了,需要混合白泥、高岭土等5到6种其他陶瓷原料才能达到生产标准,所以现在陶瓷原料公司一般提供的都是混合黑泥。他们企业每个月可生产5到6万吨的混合黑泥,主要卖到四川、江西、台湾、东北等地,“江西的用量是最大的,每个月我们这里一半的黑泥都是运到江西去”。该秦姓工作人员说,由于市场上对黑泥的需求量大,供不应求,他们目前已经没有库存量。
黑泥不可或缺 替代材料欠奉
“黑泥的特性是不可替代的。”韩复兴说,2010年中国的瓷砖年产量达79亿平方米,就算一平方米里的纯黑泥只有7%的含量,那每年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量,这样下去,黑泥迟早会用尽的。
混合黑泥的出现暂缓了黑泥的数量危机,但也无法逆转黑泥可采量递减的趋势。“混合黑泥从1998年在行业里就开始成为趋势了,混合黑泥尽管是加入了其他材料,但它本质上还是黑泥。”一家佛山的陶瓷企业的采购人员介绍,而且,现在行业里已经普遍将混合黑泥称为黑泥。
目前,黑泥的价格也从过去的几十元每吨,涨到目前混合黑泥300元/吨,复合球土涨到600元/吨,价格已经翻了好几番,但还是供不应求。“我刚参加工作时,陶瓷企业主要是生产300×300(mm)的耐磨砖,不需要太多的塑性原料,可是当2000年开始生产500×500(mm)的渗花砖时,用膨润土就不行了,半塑性的伊利石和硬质高岭土也不行,解决不了强度问题,几乎不能印花,也解决不了渗透性和干燥问题,边裂、芯裂、朦花和缺花等问题都无法解决。可是广东因为有黑泥,这一系列问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黑泥是陶瓷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目前还没有任何材料可替代黑泥。”韩复兴为黑泥的供不应求揭开了谜底。
一家陶瓷企业的采购人员说,由于黑泥是最重要的陶瓷原料之一,其陶瓷原料只需储备半年的用量,但黑泥需要储备八个月的用量,以备不时之需,“我们去年混合黑泥用了3万6千多吨,同时还储存了高达2万4千吨的混合黑泥。”为了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及时稳定,陶瓷企业往往选择同多家供应商合作。“像采购黑泥,我们会找到三家甚至更多的供应商,每家供应一部分,同时还与其他陶瓷原料商保持联系,以保证原料供给的可持续性。”该采购人员说。
尽管市场上有了不少增强剂,但是真正能支撑起陶瓷砖坯的还是黑泥,黑泥的不可或缺性和逐年递减的趋势让陶瓷行业人士感到头疼,如何才能减少对黑泥的依赖呢?“从我的理念上讲,第一步是减少使用,第二步是限制性使用黑泥。如何减少已经基本走完了,今后重点是限制性使用。如何限制?首先提倡干法制粉工艺,干法制粉就节约了喷雾干燥的工序,利用无机粘结剂粘结,不利用黑泥等粘土类原料粘结。其外,就是提倡红坯,黑泥只是次生粘土的一种,红泥是一种最广泛的粘土,譬如意大利的红坯仿古砖和德国的挤压成型红坯陶板。最后,就是鼓励陶瓷企业走向利用有色工业尾矿和城市固体废弃物,消除社会危害方面如果提倡,譬如利用河道污泥生产的轻质保温建材。假若如此,建筑陶瓷就走出了现在的死胡同,就走出了产业提升的新道路。”韩复兴说。
黑泥简介:
据相关方面统计,2001年,中国黑泥的储量估值为4亿吨,超过英国的2.18亿吨,仅次于美国的7.89亿吨。但是,中国的黑泥80%都分布在稻田里和沿江、沿河的发达地区,在满足城市和农业的发展需要后,能开采的也只有2亿吨左右。
陶瓷原材料被工人装上集装箱运走,通过水运运往各个陶瓷产区 车建瑜 摄
中国的黑泥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晋江流域、邕江流域、冷水江流域和赣江流域。其他流域基本上是鸡窝矿,矿量极少,几乎没有开采价值。从有关资料显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黑泥储量为2亿吨,广西储量1亿吨,广东和福建储量1亿吨,其他地区1亿吨。
黑泥在英国称球土,名字起源于这种泥含有腐植酸,可以团成球晒干后运输。黑泥的产生年代基本上是在第三纪和第四纪,第四纪是166万年前。我国的黑泥,除了东北地区为第三纪外,其他地区的黑泥都是第四纪形成的。黑泥的形成有三个条件———水、土、木,土指高岭土,水指大江大河,木指有机物或腐植酸,雨水将高岭土和树木冲刷到江河的中下游沉淀陈腐风化166万年,就形成了黑泥。
目前,广东黑泥主要在韶关、河源、清远、惠州、茂名、湛江、肇庆、江门一带,优质黑泥主要产在惠州、茂名和江门。广西的黑泥主要分布在南宁到北海一带。(记者/李佩)
(以上信息根据佛山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河南信阳科美陶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韩复兴提供资料整理。)
疯狂的“黑挖”
在偏僻而宁静的小山村里,烈日下,两三台挖土机正在田地里忙活着,旁边不远处是随时候命运泥车。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