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企业营销:卖陶瓷还是卖文化

企业营销:卖陶瓷还是卖文化

2005-12-15 来源:中国建材第一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1529
0 200
      面对目前佛山陶瓷行业普遍浪费资源、盲目生产的现象、残酷的价格竞争现象。本人认为陶瓷不管从其使用功能还是装饰功能来看,已经到了把它当成文化和艺术产品来看待的时代了。以后卖的不应该再是陶瓷产品,而应该是陶瓷文化。能将文化和设计艺术通过陶瓷做载体卖出去,在未来的高端市场竞争中才会有一席之地。
  最近与业界的朋友探讨中国建陶卫浴状况时,大家都会关注行业形势在快速下滑、市场萎缩、成本大增、利润下降,一片哀叹声。为避债务,弃厂逃跑者有之,集体谋求破产者有之,仿佛世界末日就要降临陶瓷这个曾经风光的行业。本人的看法是:当洪水真要淹没大地时,我们要生存的最好办法是能登上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一些陶瓷企业今天面临的局面固然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有关,但更多的是企业经营者的短视和急功近利的做法所导致的被动。企业是一个运行平台,一个平台的搭成必须有多种要素构成:决策者的思想高度以及企业的长远方向目标,以把握战略主动权;经营者的经营智慧与企业近期目标及达成近期目标的策略,以把握战术主动权,争取每场战役的胜利;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充足的人才;稳定的经销商队伍。在这方面,较为成功的当数马可波罗:当众多厂家挤在抛光砖领域里混战时,坚定地在仿古砖领域里埋头耕耘,抛光砖的特性本质上更有趋同性,比吸水率、比亮度,它是一种质感俗气的同质化产品,配合几年前同样俗气的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当中那批已经厌恶了俗气、追求个性和品位、追求自身感受的消费群体的壮大,消费观念的提升,俗气的抛光砖在市场日益走向低迷,较高端的个性消费者在仿古砖中找到了自己的认同感,因此马可波罗多年的苦心经营得到市场积极的回报,这是马可波罗决策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胜利,当抛光砖好卖的时候,马可波罗却早已看好仿古砖未来的前景。众多厂家感觉大势已向个性化产品倾斜并一拥而上推出仿古砖,而这种推出也是东抄西搬的产物。我本人并不反对抄袭,但要用脑去抄,而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抄,在抄的过程中应有所创新和突破。仿古砖的变化可以非常丰富,如果厂家还是执迷不悟,继续沿着赤裸裸的方法去把别人的东西照搬照抄,其结果将仍然是价格的恶战,最后落得抛头颅、洒热血的结局。马可波罗在看到别的厂像饿狼一样在后面狂追狂咬时,又显示出其战术上的制胜奇招,这次不仅推出布纹、铁锈等国内新品种,将艺术和文化元素有力的运用在产品设计与应用当中,注重卖场的整体设计和展示效果。当一个企业能将设计与文化元素有机的融在产品当中,这是建陶行业一个新的制高点,因为做到这一点的根本条件是高水平人才的组合团队。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的企业,你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如果没有,遭洪水淹没的日子不远了。
 
  当我们谈及中国陶瓷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差距时,我们会骄傲地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技术参数与他们已非常接近,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悲哀地说:即便如此,为什么我们的出口价格会与他们的相距甚远呢?我想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恶性的抄袭、高度同质,因为我们众多的企业本质上都停留在做产品,有哪个厂家的产品是靠品牌推动出口的呢?斗成本,靠大量消耗我们的资源来廉价倾销(当“油荒”、“民工荒”出现,资源不再廉价的时候就举步维艰了)。意大利、西班牙的产品横行世界市场,而且他们的价格是我们的数倍,我们剥开表面现象去看深层的原因,表面上看他们是出口产品到全世界,实际上每个能在意大利、西班牙长期存在的品牌,他们不仅有产品研发、生产能力,他们更把陶瓷放到文化和艺术产品的高度来经营,他们以市场的潮流趋势为先导,从市场变化中把握装饰文化消费需求的动向,以这种动向作为产品应用设计的基础,从应用设计的整体中分解出产品的元素,这种产品开发的思路后盾是深厚的文化功底,他们的产品形成流程,是先有装饰文化的深入分析,才分解为产品,产品变成装饰文化的一种表现符号,再考虑如何将这些符号做得最好。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