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笔者在本专栏的《多元化发展的科达机电如何应对萨克米》(以下简称《多元化》)一文见报后,文章部分内容迅速被网友贴上了东方财富网旗下的股票社区(guba.com.cn)。有敏感的网友开始猜测科达机电与国内另一陶机巨头恒力泰重组的可能性——因为两个兄弟重组一直被认为是陶机“中国制式” 对付萨克米“洋制式”最锐利的武器。而非常凑巧的是,24日,各大媒体就立马爆出科达机电因筹划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临时停牌一个月的重磅消息。一时间,坊间各种猜测纷起。网上各种猜测主要集中在科达机电近年布局的清洁能源领域。有分析认为是和黄集团通过科达机电介入中国清洁煤产业,甚至还有认为是科达机电收购壳牌公司旗下资产,意图垄断世界煤气化设备行业。保守估计则认为可能与此前公司出售资产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次行权有关。而在各种揣测中,科达机电在主营业务板块与恒力泰压机的强强联姻被认为可能性最大,也最靠谱。
去年年末开始,科达机电资本运作频繁。12月19日,董事会同意将持有的江阴天江药业2.53%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两位自然人,交易金额4123.9万元。一周之后,公司又宣布出让持有的广东信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52.73%的股权,交易金额为3600万元。但这两次股权转让主要是在非主营业务层面,无关全局战略,而且是纯技术性操作,因而也就不被市场关注。而24日科达机电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之所以引起业内高度关注,是因为按照2008年通过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界定,这次购买或出售的资产总额占到了,科达机电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50%以上。如果科达机电这次果真是在陶机行业内重组,估计也只有老大和老二之间的买卖所涉资产比率符合《办法》中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三个构成标准。
正如上文提到的,假如科达机电与恒力泰重组,最大的好处是前者能进一步夯实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陡增在国外市场的份额。恒力泰是国内最主要的压机出口企业。比如在印度市场,恒力泰压机的销量已经做到了萨克米的3倍,是当地最主要的陶机供应商。科达机电重组战略一旦成功,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国产压机之间的价格战,提高经营利润率,从而有条件从容地投入资源研发更多高端的、创新的和符合低碳经济方向的产品。这无疑会对萨克米构成更强大的威胁。因此,从民族经济的角度看,科达机电与恒力泰的重组符合国家战略。
但换一个角度看,两强一旦真的携手也许会令陶瓷企业产生另一种忧虑——行业垄断经营问题。尤其是大吨位压机这块,科达机电本身目前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0%,如果叠加恒力泰的份额,国内中低端市场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垄断性竞争市场。如此,陶瓷企业在供需双方博弈中会不会完全没有了话语权?笔者注意到《办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一款即规定“重大资产重组” 要符合“反垄断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但在2007版《反垄断法》中,实际上并未规定市场份额的申报和界定标准,因为所谓的市场份额统计口径和标准本身就非常模糊。所以,相信证券会并购重组委会不会因垄断问题阻止类似交易。
科达机电是中国机械500强、广东装备制造企业20强、广东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50强,也是佛山市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去年5月金融危机期间,国家出台《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表示将重点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资产重组,逐步形成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所以,相信科达机电重组本行业优质资源的愿望会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对被重组方来说,如果能籍此搭上上市公司强大的资本、资源平台,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不可限量。(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