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2009年将会是陶瓷厂商同舟共济的一年

2009年将会是陶瓷厂商同舟共济的一年

2009-02-16 来源:中洁网 责任编辑:SAM 阅读:1495
0 200
记者:从八九十年代的仓库式、摊位式销售,到2000年前后展厅文化的兴起,再到如今超大店的出现,华耐作为行业流通商翘楚,能否与我们一同回顾一下这种演变历程?

    贾锋:自1993年与陶瓷结缘以来,我个人的人生经历乃至家庭,就整个与陶瓷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也对陶瓷有着深厚感情。经历过最粗放的大批发时代,也感受了现在超豪华的至尊大店,感慨良多。

    我个人认为,陶瓷行业的流通领域变迁可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国有、乡镇企业为主的时代。虽然我本人没有经历过,不过从老一辈嘴里也可得知,那时的销售渠道也是以国有为主,比如国有建材公司、商场、土产公司等等,还有就是国企在各地的办事处,例如佛陶早期就在各地设有办事处,这个时期的产品供不应求。

    第二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业涌现了大量体制灵活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强调产品性价比,并快速占领国内外市场,严重挤压了国有企业的市场空间。这时由于产能急剧增加,迫使产品需要寻找市场,于是私营销售体快速崛起,也出现了诸如南通、唐山、南京、上海浦东(东方明珠下面)等一批著名集散地,大的流通商出现分工,集中在营口、塘沽(1997年出现)等地进行大批发。很多温州人、福建人开始从事陶瓷批发、物流、投标工程项目等活动,为后来的崛起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就是2000年以后,行业细分越来越厉害,以占据小众市场为主的个性化品牌纷纷涌出,大家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在终端出现专卖店、对经销商进行区域化管理等行业进步事件。越来越多经销商开始步入正规的公司化管理,甚至连锁经营。

    关于三类企业的发展前景

    记者:据了解,华耐与众多知名陶瓷企业合作,那么流通领域的这种变化,反映到企业又是怎么样的?

    贾锋:从流通领域的变迁来透视这个行业,也大概分三到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佛山陶瓷,国家处于发展陶瓷工业培育期,体制主要是国有、乡镇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属卖方经济时代。第二阶段,进入批发、竞价为主的买方经济时代,企业初步规模化,产销基本平衡。这也是一个从卖方经济向买方经济转变的混战时期,企业出现分化,有些进行了体制改革,在渠道、品牌上都发性了巨大改革。1997、1998年的时候,广东出现了大量转制企业———东鹏、马可波罗等,陶瓷界的黄建平、谢岳荣、鲍杰军、何新明等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学院派人物崭露头角,成为行业日后的领军人物。第三阶段则是现今的行业布局,出现三类企业,一是生产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有独立研发能力的大而强的品牌制造商,二是强调性价比,以二、三线市场及出口为主的制造商,三是靠差异化产品,即靠工艺、设计的差异化抢占小众市场的个性化品牌。这三者在终端的渠道也是不同的。

    从产品方面来说,第一阶段是国有、乡镇企业简单地引进进口设备、模仿国外花色;第二阶段是私营企业崛起,注重花色开发;第三阶段是国有体制的出局,私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向我所提的这三类企业分化,企业开始走品牌化的路线。对经销商而言,第一阶段不存在这类人群,第二阶段则是物流式的大批发角色,处于无政府状态,第三阶段则正规化管理,每个区域有代理商,负责品牌在当地的建设、推广。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