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评论:佛山陶瓷转型应照顾弱势企业

评论:佛山陶瓷转型应照顾弱势企业

2007-07-24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李春花 阅读:1749
0 200
     佛山陶瓷产业提升有了明确的方向。近日,佛山市政府召开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现场会,要求做好对污染重、能耗高、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陶瓷企业的治理、转移等工作;通过“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实现佛山市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实行“扶优扶强”,积极推广环保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鼓励、支持一批有知名品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有优势的成长型企业壮大发展。(《佛山日报》7月13日) 
  对于佛山陶瓷如何转移,如何提升,如何转型,佛山政府终于迈出了坚定一步,给出了正面的明晰的答案。佛山政府发出的“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声音,实质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对于有潜力与提升价值的陶瓷企业将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或扶持,这自然会让处于行业中上位置的陶瓷企业欢欣鼓舞;一是对于一些处于陶瓷底端、高污染的小型陶瓷企业则坚决执行淘汰制,这将会使那些弱小的陶瓷企业心有戚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的“转移淘汰一批”,政府必会 “动用所有的行政力量,包括税收、环保、交通检查等等手段”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清场行动”。尤其是为达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根本转变”的政策性时间要求,不排除政府可能动用硬性手段,甚至用一刀切的方式使“低端、高污染的陶瓷企业”无疾而终。
  佛山陶瓷能够在短短几十年中,成长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产区,一方面得益于政府长期的无为而治与“放水养鱼”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也更得益于陶瓷产业能够不断裹挟着个人、集体等各种资本进入,让无数小型陶瓷企业象荒草般疯长与蔓延。这种“草根经济”的疯长与蔓延,客观上为佛山陶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营活力,推动着佛山经济迅速向前奔跑。时空转换,当佛山经济需要在更高层面上进行运营,这些由民间小资本所堆垒起的低端、高污染的作坊式生产,遭遇“绞杀”的厄运虽已是大势所趋。但念慈其曾为佛山经济做出过贡献,政府即便是对其进行坚决淘汰,也应该考虑让他们体面而有尊严的退出,给予政策上的呵护与关照。而不仅仅是“鼓励、支持一批有知名品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有优势的成长型企业壮大发展。”
  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必然象一片和谐森林一样,有参天大树,也有无数小草。在佛山陶瓷产业因提升而进入新的转型时期,给予即将遭遇淘汰的小企业以合理的照顾,即可以显示政府的温情一面,也更符合社会和谐发展要求。毕竟任何大的陶瓷企业都是从小作坊开始的。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