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一》 质量管理的定义
ISO8402—1994《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术语》对质量管理的定义是:质量管理是去顶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注:①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 领导。质量管理的实施涉及到组织中的所有成员。
②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到经济性因素。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重要职能。企业一般包括经营决策、计划、生产、技术、质量、 劳资、供应、销售、销后服务、成本财务等管理部门。质量管理 处于重要的地位,我国有关领导人提出:“企业管理应以质量管理为纲”,质量管理带动、推动和联系其它部门完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任务。
《二》质量管理的任务
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制订和贯彻执行质量方针和政策;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以满足用户需要;不断降低物质消耗,降低质量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领导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素质,促进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研究和发展质量理论和质量科学。
质量管理是揭示产品产生、形成和实现运动的规律,运用规律以指导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管理理论中的“朱兰质量螺旋”。“质量环”等理论模式,对指导质量管理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际中用得最多的是朱兰质量螺旋和质量环。朱兰质量螺旋是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模式,也是开展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13个环节以说明连续的质量活动,经过各个环节的质量职能作用,以达到产品符合适用 性要求,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朱兰螺旋是一个呈螺旋状的无止境的上升过程,表明产品质量水平应该是不断提高的。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质量环。ISO9004·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一部分指南)中指出,质量体系建立的依据是质量环,质量环是从识别需要直到评定能否满足这些需要为止的各个阶段中,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理论模式。也就是从了解与掌握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和期望开始,到质量实现的产品寿命周期内,将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各项活动划分为若干阶段的一种理论模式。它是指导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依据。
以上介绍的两个质量理论模式是密切联系的。无论是朱兰螺旋还是质量环,它们都是反映产品质量形成的规律,已经实践检验证明而成为质量管理的理论依据。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