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六个转变”看德化陶瓷业“走向”

“六个转变”看德化陶瓷业“走向”

2006-01-25 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中国陶瓷网 阅读:2714
0 200

德化陶瓷业又将面临新的“走向”。
      自从去年6月份,陈全顺从泉州市经委主任调任德化县委书记后,人们就从瓷都特有的清新空气中,隐约感到了这种“走向”的先兆。
      “任职一方,造福一方。”在到任当天的干部大会上,陈全顺明确表示:“要坚持发展为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坚持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多办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面。”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当人们急切地等待着这位新书记“该出手时就出手”时,他却一反常态,似乎并不急于表现什么。
      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说,新书记到任后,虽然并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表现自己的做法,但却一刻也没有闲着。其中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在到任数月之内,就集中精力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基本“摆平”。
      “知道的人无不对这位新书记刮目相看。”该县一位干部对记者如是说。
      其实,这应该是陈全顺书记的一种为政策略。“摆平”了困难和问题,他和他的班子成员才能轻松上路。至于这是不是陈全顺书记的真实想法,人们不得而知。因为他本人对此讳莫如深,只做不说。
      新书记的低调、务实和谨言、慎行,让人们对德化陶瓷业可能的“走向”,更多了几分神秘感。
      到底在这位新书记的任上,德化陶瓷业将如何发展?值此年终岁首,辞旧迎新,特别又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人们更是多了几分期待。
      2006年1月21日下午,陈全顺书记就此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德化陶瓷业的走向

陈全顺:德化的明天像瓷一样美 

  陈全顺书记(左二)向香港泉州同乡会会长颜纯炯(左三)赠送德化瓷雕《魅力泉州》

      德化陶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一张响当当的产业名片。
      目前,德化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齐头并进的陶瓷产业格局,先后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瓷都·德化”称号。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德化实现陶瓷产值40.8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1.5%;陶瓷业纳税达2.2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44.3%。
      陶瓷,是德化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
      据陈全顺书记介绍,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德化陶瓷业坚持走“传统瓷雕商品化,日用陶瓷艺术化,工艺陶瓷日用化”的发展思路。
      这三句话,如今已成为德化陶瓷业界的共识。
      而今后一段时间,德化要以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为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整合陶瓷产业资源,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陶瓷生产“六个转变”。
  

转变一  

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  

      德化陶瓷企业多数是从小作坊发展而来,缺乏有效的资金积累,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力紧缺和资金不足直接制约着陶瓷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和规模化发展。
      陈书记认为,因此需要鼓励陶瓷企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引进和推广使用陶瓷新机械,扩大标准件生产总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突破产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继续办好陶瓷学院,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据了解,德化目前已创办民营陶瓷科技研究所182家,其中省级科技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每年投入新产品开发资金5000多万元,年开发新产品2万多件。
      其中,陶瓷窑炉技术改革不断推进,先后建成电热窑、油窑、液化气窑、天然气窑等新型窑炉,推进能源改革步伐,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转变二  

从西洋工艺瓷向工艺日用瓷并重转变  

      在德化陶瓷产业结构中,西洋工艺瓷仍稳稳占据大头,其次才是传统瓷雕和日用瓷。全县西洋工艺瓷累计有数十个门类,几十万件样品,吸引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
      陈书记认为,应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品结构。即在巩固传统瓷雕和西洋工艺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日用陶瓷,尤其是中高档日用瓷,提高日用陶瓷所占的比重。在技术创新中,推动日用瓷艺术化,使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比如在茶壶、碗碟之类的瓷器上雕上美丽的图案,让它们在拥有实用价值的情况下,也拥有欣赏价值。”采访过程中,陈书记拿起面前的雕花茶杯,向记者介绍日用瓷与工艺瓷的融合。
   

转变三  

从外销为主向内外销并举转变  

      “不仅要占领国际市场,更要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据介绍,未来几年,德化将继续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会,参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国内营销网点,加快建设陶瓷配货中心,组建德化陶瓷连锁店,尽快形成品种齐全、运行高效的市场网络。引导集团公司、生产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或境外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或与外商联营,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促进更多产品和企业进入国际连锁集团采购系统。
      在这一转变中,陈书记还特别提到了“反倾销”。他认为应积极应对国际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健全的外贸出口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出口企业解决贸易争端的能力。

转变四   

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春节过后,德化将召开“2006年企业工作会”,届时将首度颁发百万大奖,用于奖励德化陶瓷企业结束该县没有中国名牌的历史。
      首次获此殊荣的,是冠福日用陶瓷,其在2005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这也是整个福建省日用陶瓷企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名牌企业。
      这一年里,同样值得德化人骄傲的还有,“顺美”商标被商务部列为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华鹏、冠福牌日用陶瓷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冠福日用陶瓷、协发光洋日用陶瓷、顺美工艺瓷、龙鹏蓝玉瓷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评选为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
      陈书记介绍,为实现这一转变,德化将大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精心打造产业的群体形象,构筑地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打响“中国瓷都”和“德化名瓷”品牌。继续对评选为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或福建省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重奖。在异地设立物流配送中心、分销中心,以品牌为纽带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逐步实现由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变。
   

转变五   

从生产规模小而全
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德化目前还有许多小而全的陶瓷企业,无论大小企业,从瓷土生产、加工、釉料研制到陶瓷制作、包装、销售都由企业自身完成,重复研究,重复办厂,浪费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企业发展的速度。
      据介绍,目前,全县1100多家陶瓷企业集聚城区周围,逐步向工业项目区集中,企业间的紧密度日益增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陈书记介绍说,今后将引导小型企业为骨干企业提供配套协作,走专、精、特、新道路,形成龙头企业创新产品,开拓市场、获取订单,中小企业消化订单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模式,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增强企业群体竞争力。
   

转变六    

从非标准化生产
向标准化生产转变
  

      20日,福建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刚刚在德化正式挂牌成立。据介绍,这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家专业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它的成立对于推动陶瓷生产专业化、标准化具有很大的作用。
      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无疑将有力促使陶瓷产业,内向标准化瓷土加工、釉料配方和产品制造等重要节点延伸,外向陶瓷机械、陶瓷化工、窑炉窑具、耐火材料、燃料供应、物流配送、彩印包装等行业延伸,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和企业群。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