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从上海市场看中国陶瓷业

从上海市场看中国陶瓷业

2006-08-27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2380
0 200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一些国外品牌的介入所产生的影响也功不可没,其所产生的对市场消费竞争的冲击,在抑制了民族企业发展市场的同时又促进了技术与理念的进步。而在对比之下,在持久经营的战略上,渐渐地,我们的民族企业在近几年来经营已然出现乏力之象。这从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大都市上海市场上可见一斑。 

      现 状 格 局 

      严格来说,所谓的民族企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中,应该主要是来自于广东、山东、福建、四川等地的土生土长的内地企业。不包括国外合资、台资企业。 

     据业内不完全数字统计,近两年来,上海全市建筑卫生陶瓷市场平均每年销售量为120亿元(人民币)左右。就建陶而言,以冠军、诺贝尔、亚细亚、斯米克、现代、罗马等为代表的长三角企业约占市场总量的38%,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地的进口产品约占10%,山东、河南等地产品占约15%,广东、福建等地产品约占27%的市场份额。 

      而卫陶市场就不一样了,80%以上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本土化企业产品,如TOTO、科勒、美标、HCG、乐家、高仪、汉斯格雅等。 

      在使用档次上,据不完全数字统计,高端产品约占12%的使用量,中高档产品约占70%,低档产品约可占18%的使用量。而在利润比例上的概念就不一样了。工程操作方面,每平方米10多元的低档次瓷砖与每只80来元的马桶仍然在工程中盛行。然而也许卖100件低档的洁具产品其利润也只与卖一件高档产品等量。所以建立在自然资源优势上经营的企业远不如品牌建设的企业。 

      时 代 背 景 

      当一个行业里产品远远地出现供大于求、当竞争发展到白热化时,企业如何走出困境,了解每一个市场并了解每一个市场的地域特色显得尤为必要。 

      大多数企业在处心积虑地扩大市场占有率时,往往只注重发动行销攻势,努力对准新客户,而市场却定得不够准,涉及面太大,导致在资源与时间上的空耗浪费。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生存,不断地去获知外界状况时,应时时把握精准的市场动态,及时为企业改善投射的“标竿”,才能产生发展动力。 

      在上海本地的人文观念主导下,上海消费者对品牌观念特别看重,尤其比较注重的是品牌形象,从而在终端消费上给许多品牌影响力不够的企业带来了不适。 

      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景气指数随着房价的持续高涨而呈现走高的趋势。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竣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增幅都有较大回落。自2005年4月国家宏观调控以来,上海市的住宅市场恰如布满漫天阴云的早秋的天空,看不到雨也不见晴朗,阴沉沉的一片郁闷。住宅成交量一路走低,大大地影响了下游的建材装饰行业。 

      然而写字楼、商铺等地产仍然发展势头良好,从而催生了大量的工程项目,进而在陶瓷行业的经销概念上转化了销售的侧重方向。也就是所以吉事多、东鹏、欧神诺等企业走设计师之路的根本原因所在。 

      省 与 思 

      商家言:市场“得京沪市场者得天下。”上海似乎是一个代理经销商们竞争的天地,但它却引领着全国各市场的消费导向,为商家必争之要地。然而对于这一要地,如今我们民族工业企业的开创性却是举步维艰! 

      只要你稍留意一下,便可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建的商场、医院、饭店等公共场所的洗手间里,好多地方都可见到惠达的标志,再老一点的建筑还可见到禹陶、唐陶的字样。而如今,更多见到的是TOTO、美标、科勒、HCG等品牌标志。从中可见上海陶瓷市场消费变化的一斑。 

      目前的上海陶瓷市场,正在上演着一幕幕民族品牌乃至名牌的困惑。即使像惠达、四维、箭牌、成霖等民族知名品牌也始终无法走出被相对冷落的困境。建陶产品上更是如此,纵然来自广东的几个建陶中国名牌产品,如东鹏、鹰牌、新中源、唯美、新明珠、蒙娜丽莎等,都只能维系在二级市场的梯队中进行着艰难的冲刺。而相对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拼搏的汉斯格雅、佛莱明哥、哈伊马角等几个卫浴、陶瓷企业却迎难而上,在上海市场里开始崭露头角。 

       对于以上市场现象,应该值得深思,同时也揭示了许多民族品牌的脆弱与浮躁。 

      翻看过许多陶瓷卫浴的产品宣传册,也看过不少企业的广告宣传语,图册中的画面上有引用玉石的、大颗粒钻石隐喻质感的,还有引用传统文化道、释等用语来熏陶气氛的;寓意渊源,含义深刻,散文似的牵动着消费者的心。从中无不体现出策划者的别具匠心所在,斧凿之间再现出策划者的文化底蕴。然而踏进相关展示厅或者直接对照图册上的产品图样,对照那些寓意,毕竟让人大跌眼镜、大失所望。无不感到牵强过度!望而却步。面对如今的市场大环境下,许多企业喧嚣着概念的炒作,绞尽脑汁地想着给产品冠上美妙奇异之名,并辅以儒、释、道等传统大家文化为产品注解的时候,可否感受到宣传之后而市场后继乏力的尴尬? 

      随着科勒、东陶、美标等国际卫浴巨头的不断进入,中国卫浴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东陶、汉斯格雅、科勒等卫浴巨头目前正在酒店用品市场摩拳擦掌,准备一决高下。WTO时代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在品牌之间,尤其强势品牌份额越来越高,弱势品牌则越来越弱,由此导致行业洗牌进一步加速。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从过去单一性的竞争走向全面性的比拼。 

       国人们一直为加入了WTO国际双边贸易而为之欢呼与庆幸,在此看来在我们的陶瓷业,也许还没啜饮到WTO的甘露时,国外企业却早已经在中国开枝散叶了。 

       从企业市场细分的角度上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前提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消费理念,只有有了消费理念决定下的需求,才能在这个市场创造出发展的空间,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得到合理的应用。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在决策市场,开展营销时应该进行相应的选择,了解上海市场,决策企业发展导向,必将为企业迎来一个璀璨的市场新天地。 
杨昱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