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形成 “金发碧眼”乱舞
2006-07-20
来源:大潮周刊
责任编辑:李煜
阅读:2114
佛山陶瓷“傍名牌”风波至今尚未平息。广东省佛山市石湾新科迪陶瓷有限公司(下称“新科迪陶瓷”)被法国博内特里塞文奥勒有限公司(下称法国“梦特娇”)告上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理由是“新科迪陶瓷”于2002年7月开始在瓷砖上使用与“梦特娇”法文标志相同的商标,并注册了“梦特娇”中文通用网址,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在瓷砖产品及网站的显著位置上使用的“梦特娇”符合《商标法》规定的“相同或近似”商标,构成对原告法国“梦特娇”商标的侵权行为。法院日前作出一审判决,“新科迪陶瓷”赔偿原告50万元,“梦特娇”中文通用网址归原告所有,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我们企业内部还没统一意见是否上诉。”面对媒体的采访,“新科迪陶瓷”董事长梁伟鸿会礼貌地予以推辞。显然已经被“傍名牌”风波折磨得焦头烂额的他不愿再面对媒体。“我们肯定要上诉,”梁伟鸿的“高参”、行业资深人士蓝卫兵斩钉截铁地说,“仅从时间关系上来说,法国‘梦特娇’也是没道理的。2003年底,‘新科迪陶瓷’实际上拥有了‘梦特娇’商标在陶瓷领域的专用权,而法国‘梦特娇’在2005年才在陶瓷领域补充注册了‘梦特娇’商标。”
蓝卫兵介绍说,公司自从被法国“梦特娇”起诉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停止了“梦特娇”牌的生产与销售。但公司网站未及时清除“梦特娇”,使对方抓住了“把柄”。
笔者通过多种渠道找到了一本“新科迪陶瓷”在2003年对“梦特娇”陶瓷品牌的广告宣传画图案。上面的图案是早晨日出时北京天坛的雄伟景象,广告词是“秦砖汉瓦大王旗,白云黄鹤梦特娇”,不仅不洋气,倒有几分“江山如此多娇”的复古情怀。
辗转景德镇和佛山两个著名陶都的佛山资深传媒人愈镇荣谈了他的看法:“国内‘傍名牌’企业一个接一个落马的背后,昭显出我国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愈趋接轨国际,‘傍名牌’之路将成死胡同,喜起洋名的企业最好依靠原创。”法国“梦特娇”在内地多个地方就“傍名牌”侵权问题打过50多个官司,几乎全胜。陶瓷行业一直是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行业,这次法国“梦特娇”将目标锁定陶瓷产品,“新科迪陶瓷”随即卷入“傍名牌”风波之中。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南国陶都——佛山,到底有多少陶瓷企业为自己的产品起了洋名?“陶瓷企业生生死死,很难统计,但大概的数字应该有400多个吧。”愈镇荣所知道的绝不仅仅是洋名品牌的粗略数字,而且精通佛山陶企崇尚洋名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马可波罗、蒙娜丽莎等品牌尝试使用洋名销售策略,产品卖的价格高、销量大,市场反响强烈,一举成功。在这种“榜样”的刺激下,别的企业纷纷跟进,“羊群效应”形成了,“金发碧眼”满天飞。
“实际上,国外消费者对此非常清楚,知道主要是用来‘忽悠’国内的消费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补充道。
笔者走在佛山石湾和南庄的大街上发现,与国外名牌、名车、名表、名人、名画等品牌名称相同的陶瓷品牌广告大行其道:蒙娜丽莎、马可波罗、欧神诺、帝舵、LV、路易斯、华伦天奴、诺贝尔、罗马、帕萨特、宝莱、赛欧……令人眼花缭乱,别有一番“异国风情”。
“甚至还有企业曾计划注册‘克林顿’、‘萨达姆’作为产品的商标。”佛山圣陶坊陶瓷公司董事长毛靖华严肃的表情,表明他确实不是在开玩笑。
蒙娜丽莎、马可波罗等品牌先期的“榜样”作用造就了今天的“金发碧眼”满天飞,而“新科迪陶瓷”“傍名牌”所引发的“榜样效应”在佛山陶瓷界也引起了连锁反应:蒙娜丽莎、路易摩登等陶瓷品牌相关负责人纷纷发表谈话,表明自己绝无“傍名牌”之嫌。
“我们会尊重法律的公正判决,决不‘护犊子’。”有过军旅生涯的佛山市禅城区副区长戴一民斩钉截铁的态度,充分表明了佛山市政府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这也是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的态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