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观点】彭基昌:陶瓷业发展可借鉴汽车行业

【观点】彭基昌:陶瓷业发展可借鉴汽车行业

2013-11-04 来源:《创新陶业》 责任编辑: 阅读:1463
0 0

    国庆长假,旅游胜地人满为患,汽车城、车展亦热闹非凡。因几个朋友要买车,于是当了两天的参谋,去了目前最热门的几个专卖店,并参观了一个车展,发觉汽车市场与陶瓷市场有不少的共同点,也有不少差异之处。现谈谈几点个人感受,与陶业同仁分享。

    其一,陶瓷与汽车行业一样,同属技术成熟、竞争激烈的行业,品质和速度决定着成败。

    国内汽车市场与陶瓷市场一样,均属于高速发展、市场机会多、竞争十分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快速的行业。在这种背景下,勤劳的日、韩人以稳定的产品质量,丰富的汽车款式,快速的新产品推出速度等占据了中国市场,而改革缓慢的美、法、意大利等品牌在中国举步维艰。同样,发奋努力的中国陶瓷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时间,以惊人的产品开发速度、丰富的花色品种、不断降低的生产成本,牢牢占据了中国及非陶瓷生产国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产量全球最大。这些都印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中国瓷砖要继续雄立于国际,需要继续努力弘扬这些优良传统。

    其二,只有顺应目标市场的审美品味和文化潮流,才能赢得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瓷砖市场以抛光砖、光面砖为主,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近十年来皆如此。而欧洲以哑光、凹凸模具,能体现厚重历史的仿古风格和自然风格为主,近20多年没多大变化。汽车市场方面,欧美车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轻内饰和外型设计;而日韩人把我们中国人的品味和追求研究得十分彻底,车内外兼顾,节能省油,外形豪华大气,非常吻合中国人目前的审美品味和消费需求。所以日、韩车在中国后来居上,把一些欧美品牌打得落花流水。如今只剩下大众能与日、韩车抗衡,争夺中国的主流市场。尽管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对日本人始终心存芥蒂,但是面对他们的产品,小到电器,大到汽车,我们却几乎毫无抵抗力,真正的又爱又恨,欲罢不能。以上说明,只有顺应了本土主流文化才能创造出潮流,才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我们的瓷砖已大量走出国门,去年仅出口量已达到十亿平方米,已经大大超过欧洲(意大利、西班牙)的总产量。但是中国瓷砖的价格却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我想,其主因还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跟人家有质的区别,特别是那些仿古、仿自然的味道。与欧洲的产品相比,中国瓷砖似乎总缺少一点神韵,有种粗制滥造的感觉,买家自然也就不愿意高价购买。我们并非没有装备和技术,只是缺乏思想高度,缺乏对目标市场人文的研究,仅依靠打价格战,以山寨砖卖低廉价来抢占市场份额,自然就将追求品味,毛利高的市场继续留给了欧洲人。

    其三,陶瓷业应借鉴汽车行业竞争之道,做专做精,走产品差异化路线。

    汽车行业竞争虽然十分激烈,但各大品牌都在极力走差异化的路线(除了国内有些车型直接山寨国外品牌车型外),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里不断精耕细作。例如,在技术层面:欧、美系车的发动机,多数钻研蜗轮增压技术,而日系车在苦苦钻研自然进气技术,各有千秋,油耗指标势均力敌。宝马车的进气栅一直延用那可爱的鼻子,奥迪则对大嘴巴不离不弃。我想他们都会因此而失去一些不喜欢自己的客户,但是他们都没有因为要做大企业而把人家好的东西山寨过来。在细分品牌方面,上月在佛山下线的大众高尔夫,刚升级到第七代;本田雅阁的第九代已精彩绽放;丰田的凯美瑞从1926年至今有87年的历史,去年也隆重推出第九代精品,每一代都比前一代有所进步。英国的Mini,从1959年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生产了500多万辆,一直沿用其呆头呆脑的外型,其简约、袖珍的风格,逐步赢得全球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并应用于其它产品设计上,最动人的当数全球皆知的“迷你裙”,其风格,也是源自Mini;大众最成功最经典的代表作———甲壳虫,历经70多年的潮流蜕变,那圆弧性的设计贯穿始终,个性十足的外表牢牢抓住了一群钟爱复古风的粉丝,其传奇还在演绎更多的精彩。

    反观陶瓷行业,抄袭之风盛行,产品线大而全的品牌比比皆是。我们不眠不休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刚获得市场认可,就被明抄暗袭。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虽然瓷砖市场很大,但似乎已经做到无产品可做的尴尬境地。试问,有谁能将同一套产品不断做精,推出过一代比一代强的N代产品,做到江湖无对手的境界?简一的大理石、楼兰的木纹砖等,坚持了十年八载,是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有很强的生命力。陶机的力泰压机,科达抛光线,新景泰的仿古砖设备等,都是因为在同一款产品坚持了十几年,根据客户反馈每年做一些提升,每次排产都有所进步,才越做越精,从而取得持久成功的。

    今年的意大利博罗尼亚展会,不乏有识之士感慨,中国做瓷砖几十年,已是世界陶瓷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以为再无对手了。但细品原产自意大利的瓷砖,做木像木,仿石像石,形似神也似,怎么看怎么像,件件都是精品。而在中国除了抛光砖和瓷片与欧洲难辨高下之外,其它的总觉得欠些火候。试问,一个工厂成千上万个花色,怎么可能做得好呢?有些产品虽然也做了多年,但多数是围绕提速增产、省原料、降成本等下功夫,而不是在功能、效果的提升上作文章,这样怎能使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越来越符合功能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终极目标呢?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变,即使再做二、三十年,差距依然存在,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其四,陶瓷业应借鉴汽车业,理顺销售渠道,让利终端消费者

    中国陶瓷行业的展厅,追求大面积,奢华堪比罗浮宫,动则投资一千几百万,名模促销活动之风盛起,最终都是终端消费者买单,这些现象是中国独有的。属大宗消费品的汽车,虽然车展都搞得隆重,但专卖店却大多比较朴实。国庆期间去过的一个丰田专卖店,面积不到一千平方,仅一个大厅。据销售员介绍,假期几天就卖掉200多台车。和这样的销售业绩相比,店面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这个销售额,若以陶瓷行业的促销模式,他们可能要做足球场那么大的试车场去促销了。而且,据说卖车的人,少有发大财的,但卖砖的人开豪车、住别墅却比比皆是。动辄百元一平方的终端卖价也令生产厂家眼热,因为大部分瓷砖出厂价才20~50元人民币。投资巨大的展厅装修,过于臃肿的中间渠道,有点像医药、供水、供电等垄断行业。此外,还有一些借设计之便,欺骗顾客的装修公司,也造成了产品销售价格的虚高不下。在成熟的国外市场,瓷砖大部分就在简易的建材超市里卖,流通成本低,从而使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也许有人说这是国情,但既然有如此多的不合理之处,也就存在着商机,给了有识之士想象的空间。例如,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的星罗密布的公路收费站过多的问题,现在不是被一张年票革了命吗?虽然这让不少人失去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种因人设事,并不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现象,注定是不能长久存在的。

    以上是本人看车而引发的感想,并非想以点盖面,说中国陶瓷业发展很不健康。只是觉得中国陶业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感觉越来越不好做、迷失方向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热闹现象背后的是与非,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推动中国陶瓷业早日由大做强,做专做精。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