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金价下跌而使得中国出现抢金现象是存在的,可此种购买行为却无法影响金价走势。黄金是历史悠久的商品,国际上早已形成了成熟的期货市场。仅SPDR一只ETF基金,其黄金持仓量就在1000吨以上。从4月12日国际金价暴跌以来,SPDR黄金持仓量从1181.42吨减至1065.61吨,只有如此强大的机构运作,才能决定黄金短期走势。另一方面,全球近十年的黄金增量约为3万吨,而中国黄金年产量接近300吨,虽然中国黄金增速极快,但目前来看,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从行动统一的投资能力,还是从交易总量的占比,看似强大的“300吨”,却不足以撑起黄金市场的多头行情。媒体炒作的中国大妈对垒华尔街无从谈起。黄金的价值,在于它强大货币信用带来的保值功效。从2001年始的黄金大牛市,其实是由长期宽松的美元货币政策导致的。而次贷危机以来,为应对危机而出现的全球货币泛滥,更是把黄金价格推上云端。黄金增值的实质是货币的贬值。
在欧债危机和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出现以后,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引起了市场质疑。而期货市场的多空力量博弈,早已用尽了黄金的“升值”潜能,跟随政策而动的对冲基金,空头力量迅速占据上风,这才出现了从去年10月就开始的金价下跌行情。民间对于黄金的喜好由来已久,比如印度,由于文化因素,印度市场的黄金需求长期强劲。印度官方黄金储备只有350吨左右,而民间黄金储量达到15000吨,每年需要进口1000吨黄金。可如此需求却也无法支撑金价永恒的多头行情,与老百姓抢购黄金形成反差,今年以来截至5月3日,多只黄金主题的QDII基金高居跌幅榜前列。上投全球资源20.96%跌幅领跌,汇添富黄金、易方达黄金主题、嘉实黄金、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诺安全球黄金,跌幅分别为15.13%、14.35%、13.03%、12.82%、12.72%。可见,专业的机构投资和民间抢金根本是两回事,老百姓抢金并不能让我们做出金价会持续上扬的判断。投资者必须对市场行情有清晰客观的分析,仅从媒体数据和感官现象进行投资决策,即使一两次赌对了,长期来看也终将血本无归。与此同时,作为大众投资市场,A股表现却差强人意,今年以来大盘下跌2.8%。充足的货币流动性和投资标的的缺乏,让黄金成为众多普通投资者的选择。些许松动便一拥而上,折射出广大老百姓投资无门的无奈。
与此同时,原本昂贵的日本正在变得更加便宜,这来自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所倡导的“日元大贬值”策略。黑田东彦反复表示,央行将增加货币量来让日本摆脱令人厌恶的通缩,以完成2%的通胀基本目标。以前亚洲最便宜的成熟旅游地是泰国,而最贵的之一则是日本。很多中国人出去旅游第一站都选择泰国,但是现在国人发现日本也很便宜。连泰国人也发现了这一点。泰铢是亚洲升值最多的货币,而日元则贬值了近20%,泰国人也蜂拥跑往日本,据说今年头两个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预计中国人去日本旅游的全年增长率也不会低于15%。日元大贬值造成的“便宜效应”也帮助日本企业在亚洲重新发挥它们的竞争力。日本的索尼过去5年一直亏损,被韩国三星压得抬不起头,今年竟然开始有不错的盈利,净收入为400亿日元,而去年还是4567亿日元的亏损。原因当然是日元贬值造成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汇兑收益(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日元)。全世界风水轮流转。几年前,美国还是金融风暴眼,而日本还在衰退的潭中挣扎,中国则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韩国则是亚洲的领头羊之一。但是,局势开始倒过来了,中国经济超预期衰退,跌到7.7%的水平,还有下滑的风险。日本变得便宜是一个很可怕的事件。如果说次贷危机造成的美元贬值,形成了第一次全球货币战的氛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造成的欧元疲软,形成了第二次全球货币战的氛围,现在,日元的大贬值将直接造成新的贬值浪潮和货币战,而且主要是亚洲国家来承担的。日本制造和中国制造在很多产业上,比如汽车、电子、造船等等重合度上非常高,以前是日企成本高,没竞争力。现在,日元对人民币贬值了25%以上,日本制造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对中国制造形成同一条价格线上的强有力竞争。澳新银行公布的研究显示,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中国的出口将下降1.13%。日元在人民币篮子比重为15.9%,日元兑人民币贬值1%,中国的出口将下降0.17%。日元兑人民币的贬值25%,这也表明中国的出口将下滑4.25%。中国的出口将成为严峻问题。亚洲货币竞争性贬值的后果是,亚洲的货币发行量将会集体性增加,导致亚洲将成为通胀的新奴隶。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