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薄砖与薄板标准的匹配与协调

薄砖与薄板标准的匹配与协调

2012-12-02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 阅读:1416
0 0

    应该说,所谓的薄砖与薄板争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带来的百家争呜。但“争议”永远是两面性,引导好了,应该是一件好事,反之,会使行业倒退。总体来说,“薄板与薄砖”的争议,笔者是比较悲观的,因为一些观点正实质性影响现行标准制订的起草或是修订。比如,“《薄型陶瓷砖》,其中定义:厚度不大于5.5mm的陶瓷砖为薄型陶瓷;这里可以看到薄型陶瓷砖在面积上覆盖了陶瓷板。”

    是喜是悲?只能让历史证明。应该说,因为笔者的身份,以我本人现在的观点,似乎带有偏向性,但今天写这个文章,笔者无兴趣所谓的“薄砖与薄板”之口水战。今天很想谈谈标准的构成体系,严格来说,我要谈的是标准的匹配性与协调性。

    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为有这么一句话“厚度远小于平面尺度的平面构件”。在应用学科里,建材材料作为主要对象。因此,板材的定义又为“宽度尺寸为厚度尺寸2倍以上的锯材。”这里基本指的是木材锯成的板材了。由此延伸,还有薄板、中板与厚板,高密度板、中密度板、低密度板。

    似乎有点咬文嚼字。我想说的是,定义板,厚度排第一,面积排第二是符合定义板的逻辑的。反之,《薄型陶瓷砖》只定义厚度,对面积无限制是不合适的。从理论上说,薄型瓷砖,如果他的边长小于厚度(虽然实际通常不存在),而薄砖又覆盖陶瓷板,那么按照上述对板的定义,是不成立的。

    应该说,相信当时定义陶瓷板,把面积考虑进去,区别与现行标准的“砖”,才带来一场材料的革命。

    “厚度不大于6mm、上表面积不小于1.62平方”是建立一个材料与建筑应用新体系的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正因为这个定义,由此把我们硬生生从陶瓷界跳进建筑界。也就是说标准与标准的匹配性与协调性。我这里说的是陶瓷行业与建筑行业材料与应用标准的匹配性与协调性。

    厚度大于13mm,面积小于1.2×0.6(m)是普通陶瓷砖,工程验收适用JG/T 217-2007 《建筑幕墙用瓷板》,问题来了,现行最大的薄砖为1.2×0.6(m),最大的薄板1.8×0.9(m),如果用在幕墙上,是无法找到标准依据的。陶瓷薄板做幕墙时,唯有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做法,铝合框与结构胶复合至陶瓷薄板,缺点是相比1.2×0.6(m)的传统瓷砖干挂贵。但陶瓷薄板幕墙相对其它玻璃、铝单板幕墙有较大优势,因此,有了JGJ/T172-2012《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所以,陶瓷薄板一定是越大越好,但我们的技术再厉害,也无法达到玻璃的十几米长,因此,陶瓷板的定义,面积不能太小,如果只是常规的1.2×0.6(m),会造成“砖”与“板”的混乱,无助于行业进步。

    也正是上述的种种,我们做了产品标准,做了应用规程,做了建筑师用的图集,应该说,陶瓷薄板已经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相反,如果新的《薄型陶瓷砖》只定义了厚度无面积限制,又无法再做配套的应用标准,那么规格为1.2×0.6的薄型瓷砖在干挂外墙应用就失去市场。

    总的来说,标准的制定不仅需要在陶瓷行业内标准之间的协调,还应该考虑建筑应用标准的协调。(作者/蒙政强)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