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非常高兴今天下午有这个机会跟央企的IT工作者、北京市国资委相关企业的IT人进行交流,我认为做企业的IT工作,尤其在传统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者是非常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要多交流。我一直秉承“大家帮助大家”的理念,今天咱们在这要相互交流,把大家的智慧都集中起来,看看能不能落实到工作中来帮助企业成长,然后再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我觉得今天的活动非常好,也是非常荣幸跟大家进行交流,在座的都是我的老朋友,尤其是华为、北大姚乐老师、CIO时代网等。
我今天带了一本书,叫《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这是专门写给企业IT人的,但主要是针对集团企业、大企业。当然一般的企业也可以按照这个理念参考,做一个完整信息化建设的“四部曲”.今天我就简要地利用半个小时跟大家做一下交流,如果有什么问题会后还可以继续讨论。今天的题目是《新经济环境下企业IT信息化建设策略》,也就是我要说的“四部曲”.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召开“十八大”,面临的形式有全球持续新经济环境、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等,企业如何保证业务连续性、持续增长、转型升级,这是对企业的挑战。所以我们IT人要理解企业,然后通过IT来帮助企业,所以不仅仅是企业CEO要关注这些新形势,我们IT人也要关注,如何通过IT建设、应用过程当中的优势来提升竞争力、帮助企业转型升级非常重要,引领企业的过程当中建立一种适应新环境。首先在企业转型过程当中,IT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帮助企业,企业的成功、企业业务价值的提升才是我们IT部门的价值。我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新经济环境下的挑战、新经济环境下企业IT策略和中国医药集团的一些局部建设的经验交流。
中国企业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存在以下六个问题:规模相对小、研发能力弱、管控水平低、资源消耗大、运营效率低、市场反映慢,这是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中我们企业的状态。有些企业虽然是集团,但是集而不团、大而散、资源整合能力差,未来我们面对这样的环境,市场在变化,企业也在变化,客户不断变化,客户的变化等,我们如何来通过打造一个差异化的机遇来帮助客户成功?全球一体化整合,在商业模式创新调整自己的产品、模式,并实施更广泛的创新。要基于云平台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些是内部的压力。
还有外部的压力,现在要降成本,提高效率,要转型,怎么去转型、怎么提升竞争力?所以企业在现在比任何时间都需要帮助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快速进入市场,通过科技、通过IT来帮助实现,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IT人的时候。
在这个新环境下企业都要求具备对业务战略管理的要求,我们要认识、深刻理解市场还有企业的要求,然后再去想IT如何进行推进和实现,我认为每个企业的IT人都需要了解这点。不要以为我就是做IT的,不需要了解行业,至少要从宏观上了解,然后找出思路,找到突破口帮助企业。怎么帮呢?这种环境下的建设思路跟传统的IT建设思路是不一样的,基于信息工程理论,包括云计算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理论,借鉴国内外企业,尤其集团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形成一个方法路线、形成最佳实践,这一点值得我们探讨。
刚才已经讲了IT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角色,首先要理解你的CEO、企业管理者怎么样看这个企业、怎么管理这个企业,在市场当中如何进行视野上、核心流程上、企业怎么变革等,在跟客户交互过程当中,如何把想法、思路、创新等通过IT现有的系统、新建的系统整合去帮助企业,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所以怎么去帮?建议通过“信息化建设四部曲”来实现。四部曲包括:规划、管控、标准、项目。前三步做不好,只做项目的话,项目肯定也失败。规划就是开始讲的如何基于你这个企业所处的行业的理解,企业战略、业务、管理的理解,把它理解之后影射分析形成IT规划。所谓“两化融合”、战略最高层次的融合,我认为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包括对刚才讲的CEO的理解、企业管理的理解,得这样做出来的战略和IT规划才行。
然后要落实这个战略,就要有IT管控体系来提升信息化执行力和管控力。你把规划中定的指标、系统、管理制度落实下去,没有一个管控体系、组织制度、人员,所谓的“四落实”,要逐步形成,尤其是集团各个层次要有一条线,这就是管控体系。
标准体系,企业内部可能有不同的业态,像我们有11个业态有几十套ERP,这些如何形成企业内部决策信息,大数据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帮助企业来由业务上、管理上、战略上,把这些数据集成信息共享或者业务协同,如果没有标准是不行的。要有管理标准、业务标准、IT标准、信息标准。所以说,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本身也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这些基础打好了,再做ERP或者其他一些项目就自然了。所以这样做出来就确保你跟战略、业务、管控是能匹配的,能确保项目成功。如果前面准备工作都没有做,直接就在集团推一个项目,没有标准、管控、没有人抓,光靠IT部门几个人,累死也做不好,所以这是给大家要讲的四部曲,这是深入的对四部曲进行解释。你对企业业务战略的思考、外部环境的角度、围绕着企业战略需求由IT角度、思维,或者说帮助企业做好业务规划。
上个礼拜我给央企的50多个老总讲信息化,我说在我们国资委的企业里头现在的企业的规划、管理、业务没有云计算的思维、没有IT的思维,这样的规划不是科学的、不是现代的。当时我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都非常认可我的观点。现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之前类似于“神话”一样的方案,而传统企业老是按传统思维方式做,怎么创新呢?只有在IT平台上创新才是科学、便捷和现代化的,所以我们业务规划里头要有IT的维度,我们做IT规划要有业务规划的理解,影射形成,这样才能支持,不然就是彼此不衔接、两张皮的情况。所谓“两化融合”,如果战略层面没有融合怎么融合呢?把业务规划影射,形成另外一个IT坐标系,那就好办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IT系统必须基于对复杂竞争环境和企业战略、流程有深刻的理解,要有业务敏捷度等等很多层次去考虑、权衡,是一体化系统还是分布式系统还是各自为政呢,这都是根据企业实际,合适为主。
IT的管控。作为一个集团,包括现在国资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工作部门,基于CobiT4.0国际标准的IT治理架构,建立集团管控体系。前年我们跟工信部CobiT的专家小组交流,我说CobiT在中国只是一个理念,完全执行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企业没有那么高的认识,达不到那个层次。这只是一个CobiT理念,百分之百套CobiT,只有在银行、大的厂商,像华为这样的可以。但是在传统行业,我认为是远远达不到的。当然我们可以基于它的理念形成一个治理框架或者管控体系。所以说信息化不仅仅是“一把手工程”,是从一把手到主导全员参与的工程。这样一个过程体系怎么建呢,包括信息化绩效考评机制?根据企业的实际,形成一个管控体系。
标准。我们医药行业的标准、自身的主数据、企业统一的数据、编码组织、访问等等,这些如何跟你的不同系统去结合?比如他申报主数据、你发送下去,然后企业在不同系统里都用不同的主数据,这样的集成共享,尤其是商业智能系统,这样做出来的数据才是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不然的话各个业务系统,像我们大部分企业一体化的ERP很少,所以这个编码很重要,尤其主数据。
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企业集成。我在书中第十二章也专门讲了这个,包括由企业集成如何到企业云的演进。如果我们由企业数据,开始数据共享,最后应用集成,流程集成,通过一个门户整合起来形成建模、集成、连接、监控,保证领导到业务部门、子企业、全员参与的都在这个平台上有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不是一夜之间能做到的,要先做规划,这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考虑,这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
四部曲打造智慧企业。我们要有标准,统一的信息平台、统一的主数据、统一的财务规范。不仅仅是IT的标准,还有业务的规范,整合,财务整合、人力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以及怎么集中,集中的数据中心、集中的一些服务共享,协同,各个子公司的业务怎么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形成产业链的竞争,这样我们就能帮助企业。然后再基于数据仓库、BI能有绩效的管理。敏捷,对企业能实时监控,对市场反映能实时反馈,包括移动等等,这些都可以逐步用上,所以这是我们所要想象的,最终形成智慧企业,当然这不是一夜、一年就能形成的,而是要有一个完整的蓝图。总结一下有三要素:第一,基于企业形成蓝图。这个蓝图要描绘三到五年的蓝图;第二,演进策略。你要给老板讲,我多少年能实现什么,演进策略,时间安排、如何演进到这个过程,每年做什么、每年做什么。企业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第三,现在的起步是什么?实际情况是什么,第一步要做什么,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说服CEO,你要描绘出三步,我认为跟营销一样,需要有蓝图、达到的目标、策略等。这是三要素,要给老板讲清楚,或者IT营销人员跟CIO讲清楚了,他考虑了,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为这样的交流非常清晰,这个项目也就能上。
第三个方面,我们中国医药集团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医药企业,跟很多先进央企还有其他企业差得很远。原来也是在国资委排名非常靠后的,当然这几年也在不断发展当中,但还是不是很理想。
我们现在正在四部曲前进的路上。首先为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和新医改带来的挑战,国药集团的基本战略是按“科研、工业、商业”业务分别进行垂直管理,并在横向进行产业链协调。在信息化手段下,推行集团“贸、科、工”一体化,提升管控能力,应对新危机的挑战。国药集团IT建设思路是以集团贸科工一体化战略为主线,围绕集团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求以新医改需求。在统一信息化规划、集团IT管控体系和标准体系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商业、科研、工业、主营业务信息系统和集团管理决策分析系统,实现一体化运营、全面的集团管控和业务协同,消除信息孤岛,形成集团信息价值网络。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核心竞争力,降低了成本,这是一个大的思路。然后商业流通领域一体化的分销平台,还有工业、科研等,把几个ERP集成起来,形成集团共享平台来满足统一的管控和协同。通过分解、实施再集成就可以满足战略要求。
所以说,信息化建设就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快速进入市场。如果脱离了这三句话,我认为对于我们传统行业都是没任何意义的。我们不是为IT而IT,虽然先有投入,这个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通过持续的运作帮助它提高效率、快速进入市场、降低成本,这是我们的目标。那么围绕刚才讲的思路,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四部曲,怎么统一规划、管控体系建立、统一项目建设的管理、统一的标准体系建设、统一的集团层面做什么、二级公司层面做什么等等,这都要在规划里搞清楚。
通过“十一五”包括现在的建设,我们已经完成了持续的信息化战略规划,规范了集团信息化的战略管理,完善了标准体系和绩效考核,提升管控能力。完成了编码商业、工业、指标体系大类,现在有22类,为统一分析、管理决策、一体化运营奠定了基础。关键项目上,主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管理BI系统建立等等都逐步开展,有的正在建,有的已经完成。这是我们走四部曲的过程。
这是国大药房一体化的ERP系统。基于云计算理念把2000多家门店,由原来100多套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形成一体化的国大药房的医药平台。2000多家门店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经营、管理,2010年建立起来之后持续扩展。正因为这套系统的建立,原来我们在全国排名不到前十,现在全国零售业排名第一位。这是基于云计算的理念,硬件、软件。
国控一体化分销ERP、物流系统的实施。虽然有30多个物流分销地方,但是统一的物流平台,多仓运营。现在正在把物流平台进行物流云的改造升级。12月份要考察国际的,去做物流云,我们要不断地去完善、演进。分销,原来300多个分销企业,全国各地都有,现在都整合到一个ERP平台上,所以这就是一体化运营,由三级公司运营到二级公司运营到集团统一管控。
国药中生,原来有二三十个单位,有研究所、生物制品等等,现在统一在ERP系统建设项目上,还有国药国际也是在一个统一的ERP上。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旦建立,逐步把其他公司往上迁移,就是这么一个过程。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集团迈入一体化、精细化运营的管理体系。这些年来集团有统一的商业BI平台、全国物流分销信息平台、国大药房一体化零售平台、国际经营一体化的平台,为集团的主营业务快速扩展、精细化管理、快速市场反映、满足国家救灾防灾以及突发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也是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因为我们是国资企业。党的科学发展观在十八大里提出来,我们在信息化工作中,如果采用先进的理论、科学的方法,结合集团实际,形成最佳实践,是全面可持可协调的信息化建设。我觉得这就是信息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标准。怎么重视标准,开展信息资源的管理?我们现在药品的编码、整体的主数据有将近30多万条。现在医药商业协会流通领域,国家商务部命名为国家的标准。我们现在在跟药监局在谈,把这个作为跟电子监管码、商务码,“两码合一”,为国家其他医药行业做贡献。原来是分步实施,老企业是各自不同系统要做有一大堆接口,整合很难。所以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按业务主题建库,消除孤岛,信息共享,取消接口,由物流、分销、零售等不同主数据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里形成不同指标,逐步把原有的进行整合,最终形成集团总部二级公司的BI.市场的指标体系,人力资源等等,还有决策系统,把这些整合上去。集成化、网络化开发,建立全面的数据标准化管理。编码和BI结合起来就可以提升集团管控能力。由IT的管控到业务管控,到准确洞察业务,包括各个子公司分析,药品销售的各个状态,通过主数据跟各个ERP加载来互动形成不同的分析报表。
“十二五”信息化155工程介绍。首先是构建国际先进的国药云服务中心。打造战略五大平台:综合管理决策分析,共享服务一体化管控平台,工业一体化ERP平台,物流分销一体化平台,国际经营,医药健康。这是董事会提出来五大平台。由信息化的角度,管控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资源整合、人才,通过信息化五大体系建设然后建设这五大业务平台,整合到一块形成云服务中心,这就是企业云。今天我们不讲云计算,实际上企业云跟互联网云概念完全不一样,企业IT要向互联网IT学习,但是有个过程。前三年搭建平台,第四年优化应用,第五年服务创新。就在“十二五”把新整合的四家央企整合到一块。
还有基础设施。我们现在全国各地有像样的数据中心的企业有一百多家,现在企业有三级、四级、五级公司,有四五百家企业,那么如何进行资源整合把数据中心按照云计算的理念,集团的、二级公司的做好?我们二级公司以ERP为主,集团总部以管控体系共享服务为主。通过整合形成了基于云的数据中心,那么每年集约成本将近一个亿的运营成本,包括空间、人员。原来有七八百人的IT队伍分散到全国各地,整合之后可能一百人就够了,所以IT人员转移到业务上。最后把IT每次局部建设的一次性的投入对各子公司来讲,就像用水用电一样通过一个统一的门户一次性、一站式的服务来交付,这是云计算的理念。把内部数据中心,集团总部、二级公司等等不断的整合,虚拟化、自动化、云化,作为服务交给客户。
下一步我们还会抓住新经济、新医改、新技术、新国药的机遇在复杂的市场上理解企业的战略,各个环节借鉴云计算和信息化打造一体化管控、业务融合协同、共享服务的国药集团云服务中心,各子公司做好一体化的ERP,这样实现提高效率提升、快速进入市场、降低成本,打造中央企业医药健康的品牌。
最后我推荐四本书。两本《云计算》的书,还有《信息安全保卫战》、《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希望这些书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