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笔者9月16日和23日,先后在网上读了关于“取钱”与“还钱”的新闻。一“冷”一“暖”的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9月16日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报道:《老太75元存19年 扣除管理费或还倒欠银行钱》!据银行说,因为账户余额不到300元,里面的钱取不出来。从2005年9月21日起,该行对不足300元的小额账户收取小额储蓄管理费,每年12元。而吕婆婆的账户余款一年利息可能不到12元,算下来,吕婆婆还可能倒欠银行的钱。
9月17日,笔者在中国陶瓷新闻网就此发表了《银行是谁养活的评论。指出对今年上半年,沪深A股市场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比其他2437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还多;通过中报计算的16家银行职工人均月薪,最低的农业银行也有1.54万元,最高的宁波银行更达到了3.35万元!银行这么高的利润和职工这么高的月薪,能让小额存款储户“倒贴”给银行,也能“理解”与“容忍”吗?
还好,一则新华社9月22日电:《温州父子还49年前医院欠款》,读罢似有一股暖流流过心田。银行的“冷”与百姓的“暖”对比是那么强烈!
报道说,近日,温州父子林国梭和林继排的诚信故事成为当地的佳话。49年前,父亲带着患急病的儿子去医院,病治好了,因家里困难被迫欠下18元钱;49年后,儿子攒下3万元,父子俩亲手把这笔欠款“连本带利”地还到医院。林国梭说:“现在一身轻松,没有遗憾了。”温州平阳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先锋说:“太意外了,我们医院上上下下都被这对父子感动了,医生们更是受到了鼓舞。”医院随后把这笔钱转赠给了平阳县慈善总会,作为“护肾净血”项目资金,帮助身患尿毒症的病人。
多么可爱的温州父子林国梭和林继排,多么可爱的人民!
笔者就不相信银行界人士,不去检讨对养活了银行的亿万储蓄户如何善待的问题?人们期待着银行再也莫让储蓄户“破财” 、“流泪”了!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