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他,是一名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指导过近80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所指导的企业全部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他本人也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肯定。在开展清洁生产服务过程中,他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但帮助企业通过政府的验收,而且还为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惠。
他还积极参与政府清洁生产平台的建设,包括参与相关的清洁生产学术交流、清洁生产动员大会、清洁生产公益培训、清洁生产产业规划等工作,为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大力开展做出了重要努力。他是谁?他就是佛山市陶瓷学会秘书长———孔海发。这一期采写《陶瓷人物》的记者来到佛山市陶瓷学会就清洁生产问题采访了孔海发秘书长。
佛山市陶瓷学会秘书长———孔海发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实现增效
《创新陶业》:孔工,您好!可否介绍一下清洁生产这一概念?
孔海发(以下简称“孔工”):清洁生产的关键和核心就是八个字:节能、降耗、减污、增效,这也是清洁生产的目标。很多人认为清洁生产就是把企业、工厂搞得干净、卫生一点,这是错误的概念。那么清洁生产真正是什么呢?清洁生产主要的核心就是通过节能、降耗、减污这三个名词,最后实现一个动词———增效。
清洁生产和“清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创新陶业》:清洁生产和清洁车间有什么区别呢?
孔工:这两个概念只是在名称上带着“清洁”二字而已,清洁生产和清洁车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清洁车间是清洁生产最基本的要求,就像一个人是否健康和这个人的形神如何关系一样,如果看上去这个人的头发乱七八糟,神情呆滞,面容暗淡无光,那么叫人如何相信这是一个健康的人呢?
当然,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如果这个人看上去很整洁,又是否意味着健康呢?就像一个人的肠胃或者心脏有问题,外表不一定能看得出来。清洁生产和清洁车间就像是这样的关系,虽然清洁生产有“清洁”二字,清洁车间也包含着“清洁”这个因素,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清洁生产”最早期是来源于美国的化学工业,后来欧洲、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兴起,也有了很多不同的叫法如无废工艺、预防控制工艺、减排技术工艺等,到了90年代,联合国成立了一个有关清洁生产的组织,并起草了《清洁生产宣言》,至此,名称开始统一为“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中的节能即节约用电、燃料等能源,这与生产成本有紧密关系;降耗即降低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消耗,以及降低包装物、劳动力的消耗;减污即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这不止是减少排放,还是减少产生。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清洁生产”从企业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存在。如果企业到处都是粉尘、废气、废水,说明耗用的原材料多,浪费也多,这不符合清洁生产,那么我们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清洁生产和企业的每个环节、每个组成部分都是息息相关的。
《创新陶业》:清洁生产和环保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孔工:很多人有疑问,环保工作历来都有,现在还搞清洁生产,是不是多此一举?事实上,企业甚至是政府人员都会混淆这两个概念。企业有没有对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像这样的问题是属于环保的概念,不是清洁生产,但是与清洁生产有关。环保的概念是末端处理,即废水、废气、废物出来了,需要进行如废水处理、废气脱硫等处理;而“清洁生产”的焦点不在于处理,而在于不产生或少产生。
举一个例子,我们吃一顿饭,吃完后会产生很多的生物垃圾,包括骨头、废纸巾等,这些垃圾经过垃圾车的运输到达垃圾场,到达终点后有两种处理:填埋和焚烧。如果填埋,因为资源有限,没有那么多土地进行填埋处理;焚烧的话又会产生二次污染,那么这些垃圾如何处理呢?
清洁生产就是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垃圾。如花生事先去壳去衣;猪肉去骨去皮;那这些花生壳、骨头去哪里呢?骨头可能已经拿去饲料厂做饲料,花生壳可能拿去做纸等等。我们吃这顿饭,基本上没有垃圾产生,或者只有餐巾纸。最好需要处理垃圾的,就只有餐巾纸回收。
这是生活上的一个例子,再看看陶瓷生产中的例子。如企业生产抛光砖,据统计,每平方米抛光砖经过抛面、磨边等加工程序后,大概会产生5-8公斤固废物,目前陶瓷行业产生的固废物中,90%都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属于末端处理,这是最无奈的一个办法。那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是有的,可以利用这些固废物循环利用,做成透水砖、水泥砖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循环经济。
如果说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那怎么做呢?企业可以选择不做抛光砖,而是做仿古砖,因为仿古砖基本不需磨边,这意味着几乎不用损耗材料。但如果要做抛光砖怎么办?如企业生产600×600mm抛光砖,一般来说需要多抛出1.5毫米,据统计,每平方米抛光砖大概需要使用1.7-1.9度电,有些普通的工厂甚至需要2.3-2.4度电,为什么用电那么多?因为抛光砖的磨边量大,磨得多用电就多。而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研制能够控制砖面两头宽度差距的布料机,只需多抛0.5mm,废弃物就减少了60%。
陶瓷行业要实现循环经济比较困难,废弃瓷砖难以重新再用;这不像钢铁、铝型材的回收,只要卖给收废站就可以,因为社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循环系统;但对于陶瓷行业来说,最好的做法是不要产生废物。开展清洁生产的效益,远远比做末端治理的效益明显得多,高得多。
企业通过管理实现增效
《创新陶业》:现在整个市场大环境都不太乐观,企业如何以最低成本换取最大回报?
孔工:企业固然可以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但企业既想低成本、低投入,又想得到最大效益,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最有潜力做好的一个方面便是管理。
目前佛山陶瓷企业生产的抛光砖,平均优等品率为85%左右,85%的优等品率意味着有15%的抛光砖需要降级或者变成废品,假如剩下的15%都是废品,整个行业产生的废物可想而知,这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处理压力。再看看爱和陶瓷砖的优等品率为98%,剩下2%就让社会的处理压力少了很多,这2%完全可以不用外排,而是通过循环经济自我消化,譬如把它们粉碎后用在配方上重新生产。
产品质量如何与企业的管理是否到位息息相关。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爱和陶并没有停窑、降价的说法,为什么爱和陶可以做得那么好?它没有豪华的办公楼与营销展厅,但进入生产车间,我们能感受到车间内十分和谐、温馨,生产车间能做到这样,更不用说办公区域了。然而我们有些陶瓷企业,其办公室、展厅做得非常豪华,但是对待生产的环境却十分随便;此外,爱和陶整个企业的执行力也非常强,只要布置一个任务下去,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为止。我们很多企业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能真正执行并坚持下来的企业又有多少呢?目前企业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管理不规范;二,执行力度不够;三,不能够持之以恒。
三大阻力制约清洁生产
《创新陶业》:我国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遇到哪些阻力?
孔工:第一,思想障碍,包括对清洁生产的错误认识。现阶段清洁生产都是需要政府来验收,所以很多企业认为这是政府给的包袱和负担。政府对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过分追求末端治理,要企业承担环保责任,但是忽略清洁生产对企业带来的实惠。
第二,缺乏执行力度,不能持之以恒。虽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很难坚持下来。一旦执行力度提升后,工作也可以提升到另一个层面。
第三,诚信问题。对于陶瓷行业来说,诚信也是阻碍行业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创新陶业》:您认为未来清洁生产发展方向是什么?
孔工:未来发展方面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政府要推动,政府需要一个更科学更合适的推广方法。很多政府领导把清洁生产看作是企业的事情,其实清洁生产是全社会的事情。
第二,企业要积极参与。在清洁生产中,企业是一个主角,如果企业不开展清洁生产,那么整个社会环境和谐难度比较高。
第三,需要民众的配合。如果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而没有民众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接壤的平台都是比较困难。例如,一些企业内部对废旧电池自行进行分类,但是分类以后谁来处理这些事呢,社会没有人接纳。而政府也不能用一个废旧仓库储存废旧电池,所以需要政府和社会找到可以衔接处理废旧电池的渠道。
然而,老百姓也需要理性地看待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没有污染环境下去搞经济那是不现实的,只有在搞经济的情况下,不断的改善,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削减污染的产生,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对待。与此同时,经济和环保两者是不可以跨越的。以现在现有的条件来说,如果放弃环保,就是没有社会责任的表现。所以我们政府和老百姓要正确看待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虽然清洁生产发展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但是参与的企业和民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所以在以后政策法规和标准等方面都需要逐步的完善。
学会与企业达到“双赢”
《创新陶业》:学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工作是什么?它又如何为清洁生产服务?
孔工:学会在清洁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把清洁生产当做是一种经营,还把它当做一种公益。包括帮助政府进行宣传,发动企业做了很多义务性质的公益性工作。
此外,学会也做了很多以清洁生产的为题材的科普宣传,让全社会了解、认识清洁生产,要全民动员,与环保一样动员全社会去参与。
第三,以一定经济有偿服务推进经济生产,与企业实现一个共赢。学会曾服务过80多家企业,协助企业通过政府的验收,并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该企业管理水平。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