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足迹
2005-12-15
来源:陶瓷信息 王力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934
2005年的春天,在这个木棉花开的季节,当我们的目光急急地搜寻那些能给行业发展留下深刻印痕的足迹时,南国的陶都是如此的生动,处处摇曳着桃李春风。
日子虽然平静,但却绝不平凡。
从原料涨价到限超限载、从燃油高攀到用工短缺、从缺电之困到宏观调控……每一次细微的变化,都停留过我们的目光;每一次艰难的搏击,都曾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经历了2004年风雨洗礼的陶瓷企业,秉性中多了份坚韧、浮躁中多了份理性、奋进中多了份自信。虽然来自市场的一道道高压犹如脖颈无法摆脱的一个绳套,逼得企业只能一步步拾级而上,但透过其商海搏击的身影,我们发现,其目光更深邃了,步伐更坚实了,选择更务实了,出击更有力了。
从新科迪首推八响炮、金意陶新春四重奏、陶协组团海外展、雅士·高夫再领世界时尚风、到欧神诺"天下无砖"起争论、金欧雅改写"泛"古砖、"陶博会"招商开锣忙……一历历、一幕幕,闪烁着细小的光芒,成为这个春天陶业生动而又丰富的细节,让陶瓷这个古老的行业舒展出片片新绿。
虽然没有期望中的开门红、但窑炉基本上都如期点火,甚至依旧有供不应求的窃喜,很少有企业因产品滞销积压而开不了工;虽然宏观调控依然趋紧、购房政策有所调整,但持续增长的国民经济仍旧培育了庞大的市场,成为陶瓷产业持续发展最强大的支撑;国外市场逾显中国陶瓷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优雅地喝着咖啡、娴熟地握着刀叉、分享着异国的"蛋糕",在国外市场上开疆拓土,出口的飞速增长已成为我国陶瓷业做大做强的强大动力。
人才、品牌、终端、产品、价格、渠道、信息、服务……市场竞争的试卷在2005年的春天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每一次的答案却绝不相同。在这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正努力地让自身在裂变与整合中不断地提升,寻找着自己的一片春光。
电力依旧短缺、油价又在上涨、人才依然难找、通路更趋多元。2005年春季的陶瓷业,艰难中充满希望,蹒跚中透着成熟。透过平平仄仄的足迹,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中国陶瓷破土而出的顽强力量,犹如挡不住的春潮。而这深深的印迹,必将成为陶瓷业艳丽芬芳的一笔。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