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4900元房源惊现主城区 郑州楼市"房"线失守? 临近年底,房价下降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郑州楼市也毫无悬念地加盟到了这场降价大军。位于金水区的圣菲城推出一套7折抽奖房,引百余名网友竞相追逐;郑州西区的一个大盘更牛气哄哄,在前提是全额付款的基础上,推出了部分4900元/平的房源。这样的价位竟然出现在2011年郑州楼市的主城区。更有郑州市民收到短信,郑州北区一楼盘惊推4600元/平的户型,邀请购房者去品鉴。4字开头的楼盘陆续出现在郑州楼市。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房价确实在松动,而且松动的尺度逐渐加大!
郑州楼市房线失守 房价回归5000时代来临?
越临近年关,房企们越来越HOLD不住,郑州资深房产人士臧俊先生早在金九银十之际便表示,郑州房价回归到5000元时代方算合理。4900房源的出现,将臧俊先生的猜测成功转化为现实。郑州楼市房线真的要失守了吗?其实关于失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由于卖方的无力抵抗而导致失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买方市场的来势汹汹太猛烈。
房企降价成唯一出路 卖方失守
从卖方的角度考虑,郑州楼市多数房企真的是很疲软,一边资金链紧张程度创历史最高,一边是年终销售任务的“遥遥无期”。从最初银行的座上客渐渐地向民间借贷靠拢,当国家调控的神手伸向了民间借贷,房企们只有自力更生靠自己单打独斗了。优惠与打折已经渐渐地成为楼市的常态,购房者对它们的免疫能力越来越强,房企们倍感无力之际只能通过降价这一唯一的途径来自救,来完成任务,来过冬。4900元房源推出的前提是全额付款,房企们资金链紧张额度可见一斑。郑州楼市硝烟四起,动辄几十万元的优惠力度已经不罕见,郑州楼市似乎真的进入了 “拼跌”时代。因此,从房企的角度来说,郑州楼市“房”线真的要失守了。
日前,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条被解读为政策转向的利好消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却并不能给房地产带来实质改变。但对低落的市场信心,它还是有很大作用。
从调控之初的不断关注市场变化,到如今的观望等待,经历过特价房、优惠潮的购房者开始期待更大幅度的降价,与此同时,开发商的信心也开始动摇,开始做“过冬”的准备。
市场
房地产业全面入冬
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增速,均在11月出现了连续第四个月的同比放缓。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在11月份跌破了100的“景气临界点”,为99.87。这是自2009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百点以下区域。
“楼市全面入冬的趋势基本确立。”专家说道。
前一次跌破100,是在2008年10月,直至2009年9月份,才重新回升至100以上。该指数上一轮的波动是在2007年11月触顶,达到106.59;至2009年3月探底,至94.74。本轮在2010年3月触顶,达到105.89,随后进入下降通道。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在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形势下,国房景气指数仍将继续下行。甚至有不少观察人士还提出,这轮下行周期将显著超过上一轮。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1~2012)》表示,预计未来在政策面总体严控下对达到一定条件的区域作出微调,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
急速冷却的市场,让开发商不得不重视“降价走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特价房”和大幅度优惠,是开发商市场信心不足的明证。甚至有开发商负责人预测,“冬天才刚开始,明年二季度前不要想回暖的事情了。”
购房者
从关注到观望
诸多现象表明,经历了一年的深度调控之后,房价面临全线下调,市场面临深刻调整,而与房地产相关的从业者和购房者也经历了深刻的心理变化。
就在今年3月份,郑州版限购细则刚刚落地,第八届河南品牌地产展上,当被问及此次调控将会对行业带来何种影响的时候,不少开发商凭借着多年的经验,认为“不会有实质性的动作,很快就会放松。”
意外的是,政策的持久和严厉程度超乎他们的想象,而且严厉的政策也让盲目乐观的开发商面临困境:成交量大跌,销售回款大幅减少;限贷导致融资成本升高,甚至面临着借不到钱的尴尬,为此,不少开发商的财务成本甚至达到了“每天开出一辆奥迪”的程度。从乐观到悲观,开发商的信心经历了巨大落差,这种心理变化通过降价促销的形式呈现时,更多的购房者也经历了从“关注”到“观望”的心理变化。
“刚过完年时,天天关注房价,调控半年之后,降价趋势很明显,所以打算再观望一下。”接受采访的购房者,在市场走低的心理预期下,小幅的降价已经无法刺激其购买欲望,大的调整不可避免。
营销
从“抢价格”到“抢信心”
日前,深圳绿景香颂项目推出了“3年保值回购”的营销措施,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如何重建市场信心的讨论开始在业内迅速展开。
“当下谈价格已经没有优势,最重要的是让购房者认同项目价值,让他们放心出手,所以树立他们对项目的信心最重要。”郑州一位开发商负责人坦言,市场不好的时候,房企的所有营销行为都围绕“抢信心”展开。
这样的变化在半年前不可想象,早在限购之初,包括胡葆森在内的业界大佬,谈到未来郑州房价趋势的时候,都得出了“长期看涨”的结论。
也是基于“长期看涨”的判断,大部分开发商选择了观望硬抗,错失了以价格冲击销量的最佳时机。如今的市场,“零首付”、“低首付”都难以撬动,“特价房”和“特惠十个点”这样的优惠更是无处发力。
从“抢价格”到“抢信心”,营销之变折射的是市场信心之变,从紧张中关注到观望中谨慎,购房者信心亟待重建,这对开发商而言,是当务之急的难题。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