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2011年是高安建陶产业的“提升年”,临近年关,高安建陶产业在这一年中有哪些项目得到了提升?日前,记者从高安建陶产业基地管委会了解到,在高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高安建陶产业基地管委会苦练内功,强化管理,提升品牌,克服了上半年的电荒、下半年的煤价上涨、国内市场疲软、国际市场反倾销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做到“四个狠抓四个提升”,使基地整体框架基本成型,产业配套不断完善,产业地位不断提高,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到目前为止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有投产生产线92条,其中2011年新上生产线19条,今年1~10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6亿元,主营业收入近60亿元,完成税收近1.2亿元。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基础配套功能
经过一年的努力,基地二期近10平方公里的建设基本成型,近20公里的道路已基本通车,架设电力线路近40公里,220KV肖江变电站于8月份正式投入运营,基地2号110KV变电站力争11月份投运;水务集团日供水4万吨的地表水厂已全面供水,二期水厂建设正在筹建中,天然气管道已基本覆盖基地一期企业,并有8家企业正式使用天然气,二期的瑞雪、忠朋、金泰源、景陶、荣威等7家企业陆续投产。
狠抓品牌建设 提升高安陶瓷品牌效应
品牌就是效益,基地先后组织企业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建材博览会和在广西举行的东盟国际博览会,通过国际博览会让世界各地了解高安陶瓷,使高安陶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大力鼓励企业创省、国家名牌产品,目前,基地有江西省著名商标8个,宜春市知名商标1个,中国建筑陶瓷行业著名品牌15个。
狠抓科技投入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2011年,基地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在园区得到了推广,金环、新明珠等企业转变了过去人工打包的方式,引进了自动打包机,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新中英、华硕、景陶等企业引进了宽体窑,将过去日产瓷砖1.5万方提高到日产近2万方,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单位能耗有较大下降;江西富利高陶瓷引进新技术,生产出超薄板,不仅填补了基地无超薄瓷砖的空白而且产品附加值也有较大提高。
狠抓产业配套 提升基地产业配套功能
在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方面,继基地铁路专用线及中国建筑陶瓷实训中心的建成后,建陶基地的口岸作业区建设方案获省商务厅的通过,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国家级建筑陶瓷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已通过省相关部门的实地调研,初步建设方案已经敲定。这些产业配套项目的逐步实施,将有效提升高安的建筑陶瓷产业,壮大高安的建筑陶瓷产业。(通讯员/单建军)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