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促销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商家、不同的品牌带来的实际效果是大相径庭,有人欢喜、有人忧,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促销在有的市场和商家看来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而在有的市场和商家看来却是一块肥肉,增加了销量、人气和口碑,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断地积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选择的客观结果,有实力、经营能力强的市场和商家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促销机会,促销的成效考验的是市场和商家的整体实力。
商家积极性和市场运作休戚相关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如果把市场比作一条大河,那么市场里面的商家就是与这条大河紧密相连的支流。市场整体人气旺盛,商家平常生意就好做,参与促销的积极性就高。反之,一个市场长期疲软,商家与市场之间的凝聚力降低,商家就不愿意参加市场管理方统一组织的促销活动。市场对外宣传的费用归根结底出自商家的腰包,能给市场带来人气,商家当然乐见其成,否则谁也不愿意拿钱打水漂。
综合成都市陶瓷市场在中秋节期间的整体表现,大多数市场的整体人气都是不尽如人意,比如亿家天下、府河市场里面看不出多少活动的气氛。一方面,市场人流量少,有的市场消费者人流量还不如平常。有商家表示,消费者都利用中秋节的机会跟家人团聚或者去度假,所以会感觉今年中秋有些冷清。另一方面,大多数商家根本就没有重视此次中秋促销,很多商家都只是在店上打一条横幅、贴几张促销的海报。市场人气不好,租金上不去,市场和商家都不愿意出钱做广告。如此循环,市场毫无改观可言。
有的商家表示,看市场人气怎么样甚至都不用亲自到市场上去看,只需要翻开华西《华西都市报》、商报《成都商报》,看看哪些市场在经常做广告就可以了。广告量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市场的经营情况,但是从成都市场的表现来看,这个观点不无道理。富森、红星美凯龙等市场的广告频繁见诸电视、报刊,在消费者心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中秋节促销期间,在富森市场的鹰牌、道格拉斯、安华等品牌的促销标识在市场内随处可见,一元的瓷片、10元买团购卡即可享受四折左右的优惠价格,名目繁多的降价优惠让消费者目不暇接。市场与商家紧密配合、市场内热闹的活动气氛、实实在在的优惠价格,这些都是市场吸引消费者、聚集人气的重要因素。
“面子”功夫要做足
成都人可能和其他很多城市的消费者相似,在消费的时候倾向于到人多的地方消费。他们的消费心理是,这么多人都在买,产品应该还不错。这或许就是消费者看“热闹”的惯性思维。
在记者对市场消费者进行随机调查的过程中,一位成都美林湾的刘姓业主表示,“以前基本上没有关注陶瓷品牌,只是现在临近装修所以趁中秋放假到市场来了解一下。我对品牌的判断就是从店面的大小、装修的好坏、销售人员的着装、服务态度等方面来考虑,也希望买到真正实惠的东西。”品牌的打造需要平常练好内功,但是在市场促销的时候,商家也需要把表面功夫做足、造好声势,首要是把消费者吸引到店里面去,然后才有成交的机会。
代理行业大品牌的商家基本上都算是实力雄厚,在终端形象的投入上有的堪称是一掷千金,一次装修投入数十万乃至上百万是稀疏平常,追求的就是一个效果。但是,行业内的很多二三线品牌商家在店面经营面积和卖场设计装修上和行业知名品牌不可同日而语。在搞促销的时候,很多大品牌都是广告、传单满天飞,活动现场更是歌舞助兴,甚至是明星捧场,造足了声势、赚足了眼球。而且一些大品牌的部分促销产品价格直逼大众心理防线,同样的价格,消费者肯定是愿意选择品牌的产品。大品牌一次促销活斩获数十万至上百万的业绩显得游刃有余。因此,在每次的促销活动中,很多中小品牌都是乏善可陈,显得黯淡无光。(文/蒲完东)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