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本周设计师
姓名:周诣庭
公司:佛山诣庭阁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计师简介: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
佛山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
广东十大女设计师
高级室内建筑师
法国国立艺术设计学院(CNAM)硕士学位
主要作品:
皇朝家具东方意象馆、云浮金辉煌样板房、景兴商务拓展有限公司办公大楼、佛山市瓷海国际艺术馆、饰博汇等
所获荣誉:
2001~2002年佛山市室内设计大奖赛铜奖
2001年巴斯夫杯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佳作奖
2008年入选《佛山设计名家》
2008年荣获广东省十大女设计师之冠
2008年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银奖
2008年作品入选《广东设计三十年》
大概之前听朋友形容她太多次,换我来描述周诣庭,反倒词穷了。其实,她刚出差回来,要忙的事情很多,但仍然抽空接受了采访,应该是怕我为难。提前几分钟到了诣庭阁,一踏入就觉得这个雅致的办公处定是她亲自设计,而墙脚放着的橙色大石头、长匣装着的黑色不知名圆珠、案上的芋头雕塑等大大小小的奇特物件也该是她日积月累,陆续从外面淘来的,每件后面都有个小故事,有她奇异的心情。然后,她风尘仆仆赶到,证实了朋友的形容,证实了我的猜想。
坚持,是兴趣也是性格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了解周诣庭的朋友认为,以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之一“竹”来与她相比附,最是恰如其份。这是因为她的设计之路虽然看似没有大风大浪,但每走一步却是付出更多艰辛与坚持,她坦言,自己宁折不屈的性格倒真与竹子相似。
周诣庭大学学的是财经,进入室内设计行业全凭兴趣和勇气,她放弃了自己早年所学和优厚岗位,只身到广州美院求学,又到中山一家具厂从事一年多家具生产设计实践,再回到佛山,先后进入两家本地最知名的装饰工程公司工作。从最初专业知识一片空白的学徒,至今成长为一个业内知名的代表性设计师,周诣庭练就了一般设计师鲜有的精确出图和现场执行力。而今,大多数设计师都通过网络、上门推荐的渠道获取材料信息时,她仍然经常亲自接触市场,找寻最适合的产品。此外,与其他类型设计师不同,室内设计还涉及施工现场的种种体力付出,这也使得女性室内设计师更为辛苦。有时累到不行,她也会产生放弃的想法,却不甘心让多年的坚持就此夭折,最后重整心情,仍然一往无前。
坚持,不止于此。周诣庭认为术业有专攻,于是专心将自己最擅长的现代东方空间做到极致,找她设计的客户也都是冲着这方面而来的。这种空间并非追求复古,堆满东方风格的家具和造型,只是提炼某一种神髓。因为这样,她的客户群体也会有所局限,但是相比于利益,她更坚持对优秀作品的追求,控制数量反而容易做出好作品。
留白,给空间也给自己
周诣庭的设计不仅追求国画般的意至神似,也映照国画般的“留白”。她的办公处,四壁白墙,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其他案例也一般只做收纳空间,不用墙砖只有简约的墙漆;地面则普遍是色调统一的亚光仿古砖,没有拼花也没有石材;整体色彩偏向中性素雅,能够容下各种家具。她比较主张简约“留白”,尽量避免后期的维护,因为越多的装修就需要越多精力的照料,同时也会使空间显得凌乱,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通常很快,回到家就只是想好好休息,不愿意费很多心思侍弄易脏的石材地板和沙发。
于是,软装成了她挥洒创意的一大领域。她很注重灯光照明,无论家居办公都会更多考虑人的舒适度,研究什么样的灯光下适合做什么事情,甚至设计了很多适宜人居的灯具。在业主接受的情况下,她也为空间量身创造一些家具、配饰等等。
进行软装设计的时候,经常会有人走进一个误区:满满当当的装饰让空间变得狭小很多,对于中小户型这是非常致命的。而周诣庭反倒会用一些合理布局的技巧让空间延伸,给人的感觉好像比原来还大,制造非常舒适的开阔氛围。首先是利用自然光,光影的变化对人的官感影响很大,巧妙地利用就可以让人感觉“宽敞”。然后是用一些景观,将室内和室外承接在一起,拉伸空间,将视觉延伸到室外。例如她的工作室是偏向中式的,一般人在这个时候会用竹帘,而她用的是百叶帘,帘子拉开,影影绰绰的阳光洒入,既不会晃眼又豁然开朗,好像窗外的世界也是你的房间。还有,玻璃隔墙,一般的公司会在底下装一个很大的边框,但她的办公室就没有,也是为了防止空间变小。这样的细节很多,全都坚持下来,对空间的正面影响是很大的。
材料,选实用也选文化
因为对专业领域和“留白”的坚持,周诣庭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的理解,也自成一格。
她认为,长期居住的家庭空间,不可能长时间一成不变,也不可能每一次改变都要大动干戈,所以尽量选择一些环保、方便翻新的材质,例如墙漆,对于家居装饰非常方便实用。而且,家是休息的地方,温馨、放松才是家的感觉,除非特别喜欢否则要少用金属或者金属感非常强的材质。此外,木材通常比石头更让人感觉自然亲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当然一些仿古砖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她不主张把抛光砖用于家庭空间,因为那样容易造成非常凌乱的光线反射,给人一种非常浮躁的感觉。
周诣庭非常注重家具的选择,充斥着硬木家具的办公处一再显示她对此情有独钟。这些榫卯结构的家具,整套下来不使用一根铁钉、一丝黏胶,不必担心关键处的锈蚀变形,用上几百年都可能不会损坏。而且,榫卯容易拆卸和组装,方便移动运输,部分损坏的地方也易于更换。不止使用,其营造出的宁静厚重氛围,也属于对文化的传承。
当然,根据需求也有很多选择,只是她在选材的时候比较关注尺寸,她觉得了解材质的尺寸是控制装修成本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一件家具太大既笨重又突兀,不方便人的行动还可能破坏整体的协调感;一块木板,如果在设计的时候不了解它尺寸,可能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各种材质一一归位之后,出来的空间往往是比较中性的,既可以维持原样,又可以加入其他风格迥异的元素,这种兼容并蓄的特点,又正应了东方文化的包容特性。这些若有若无的关联,大概就像设计和生活之间,一切都看似无关,其实一切都可能息息相关。(文/聂文婷)
展厅入口
展区
展区
展区
展区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