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拿文凭、考职称、争荣誉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当官做老板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那么,市委书记参加“大师”评选又是为了什么呢?
11月1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10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结果公示,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在列。从此,当地掀起了一场声讨“许大师”的风波。
许多人对于许爱民当选“大师”表示质疑,其中社会学博士、文化地理学博士后、近年侧重古陶瓷文化研究的学者王洪伟则公开质疑“程序不合法”。王洪伟以古陶瓷研究学者的个人身份,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写了一封公开信,建议取消许爱民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还一个公正、干净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遴选制度。王洪伟说,在江西省初次报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参评名单中,并没有许爱民。对此,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浦永祥秘书长说:“在江西省报送的初评名单当中确实没有,江西省后来补报了许爱民。”
“大师”是一种身价的象征。据景德镇一位从事艺术陶瓷经销的老总说,大师称号的最大作用,就是让他的作品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许爱民被评为大师后,他的作品立即可以见涨10倍,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有媒体认为,许爱民当选“大师”,无形中降低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原有的含金量。
许爱民究竟该不该参选“大师”,主办方的评选程序是否合法?笔者认为这些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市委书记,其本职工作是否做好了,如果他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反而去搞一堆个人荣誉、职称、文凭等虚的东西就不应该。据江西省移民办统计,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省移民办一年共接待来人上访54件78人次,其中景德镇就有13件。由此可见,景德镇还没有闲到市委书记没事干的地步。
2009年,笔者受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邀请,到景德镇做过一次“陶瓷产业如何升级”的专题调研。在调研期间,笔者对景德镇的有关官员、专家、学者、商家、陶艺大师等相关人士进行了一次访问。之后,笔者向景德镇市委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升级的建议书》。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规划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生产制造、产品交易、居民生活、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的布局混乱不堪;二是产业缺乏科学整合,13个专业市场各占一方,十分散乱,导致各市场不但不能发挥有效的集群效应,反而彼此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对产业政策制订缺乏科学论证,闭门造车,导致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偏离重心;四是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景德镇市场管理难度大、经营环境差、产品仿冒成风、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产品附加值低、创新积极性受阻、交易成本高、偷税漏税现象严重、企业非法用工普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恶化,使“瓷都”这块千年的金字招牌为之蒙羞。
找出问题及起因,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产业专家们的天职。因此,笔者围绕景德镇产业如何升级提出了建议。专家认为,景德镇应从产业规划入手,科学制订相关产业政策 ,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政府的工作重心应以解决民生为着力点,尽快缓解各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在产业规划建议中笔者提出,景德镇打造“世界陶艺之都”为产业发展目标,不应该与佛山、潮州、德化、晋江、淄博等地去争“中国瓷都”,景德镇的工艺陶瓷产业应着力打造世界的产品研发中心、生产加工中心、品牌营销中心、行业信息交流中心、生产配套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作品拍卖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物流中心、产品交易中心、展览展示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战略构想。
《关于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升级的建议书》发出2个月后,得到有关官员的口头答复是:您的建议非常好,切中了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要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家学者也高度认同,希望您抽空再来一次景德镇与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一次深入交流。可直到1年后的今天……
从许爱民的简历中来看,他1957年1月出生,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参加工作(22岁),景德镇陶瓷学院工程系毕业生,华南理工大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曾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助教、讲师,团委副书记、书记,院党委委员、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共青团抚州地委书记,抚州地区商业局局长,东乡县委副书记、县长,临川市委副书记、市长,1995年任抚州行署副专员兼临川市委副书记、市长;1997年1月至2001年6月任中共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2001年7月任中共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2003年9月任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市长;2004年7月至今任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他自幼酷爱陶瓷艺术,深受胡献雅、秦锡麟等教授、画家们的熏陶和影响,擅长花鸟、灵兽绘画,尤其精于青花、釉里红装饰,其釉里红作品发色鲜艳、层次丰富、格调高雅,曾在建国50周年北京展馆展出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赞赏,被国内外知名人士视为珍品收藏。曾任江西省人民政府赠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礼品瓷《紫归怀》巨型瓷板画和《百荷图》瓷瓶设计、制作总策划。可以看出,许爱民的艺术造诣的确不凡。
像薄熙来这样的好官必定是一个地方发展产业最大的资本,而一些不作为、乱作为、不务正业的官员无疑是一个地方发展产业最大的成本。其实,人人都有爱好,许爱民个人酷爱陶艺、争当大师也不算犯法,但作为一个领导着150多万且并不算富裕的人民群众的市委书记来说,应该会有许多做不完的大事。从元朝设置的“浮梁磁局”开始,中国的官窑制度在景德镇延续了近千年历史,它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堪称“中国瓷都”。而随着近年来陶瓷原材料高龄土的无序开采,景德镇陶瓷产业早已面临着生存危机。就在2009年3月,景德镇入选中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个古名“昌南”、在英语中与中国同名的千年瓷都被诊断为“贫血”,这一现实不得不令人担忧。可这些事关景德镇兴衰的大事不知许爱民又考虑了多少?有趣的是,笔者在调研时,景德镇的百姓在背后都管自己的市委书记许爱民叫“死害民”,这其中可能是有原因的。可以肯定的是,这次许爱民当选“大师”引发的风波,显然是一种积累已久的民怨发泄,而决非是文人墨客的一场“斗秀”。看来当个市委书记也的确不容易呀!(文/一凡)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