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高温抗菌釉

高温抗菌釉

2006-09-04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3506
0 200
      众所周知,普通釉料用于陶瓷制品表面能形成玻璃质釉面层,具有装饰功能,而不具备杀灭细菌的功能。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环保卫生提出了高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对抗菌建卫陶瓷进行了开发,采用掺入银类抗菌剂的技术,研制出抗菌釉料。但这种技术仅能制备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的抗菌硼硅系熔块釉,不能经受1200℃以上的高温。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超过1200℃高温,也保持抗菌性的釉料。 

      一、 高温抗菌釉料的制备方案 

     1在釉原料中加入由银分与含磷酸或硼酸的成分组成的抗菌添加剂。 

      2银分使用金属银,氧化银、氢氧化银或银盐类如氯化银、磷酸银、柠檬酸银等。 

      3银含量>10%。 

      4磷酸组分系磷酸的无机盐,硼酸组分系硼酸玻璃料或硼酸铝,以P2O5+B2O3计,它们的总用量在30—90%范围内。 

      5可对烧成的釉层进行酸处理。 
 
      银分与磷酸或硼酸组分共同掺入,能提高釉料高温抗菌性。其机理是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的釉料不含磷酸或硼酸组分,即使掺入银类抗菌剂,银离子与釉料中SiO2和A12O3化合,几乎失去抗菌活性,而磷酸或硼酸组分存在于釉料中,与银离子化合,特别是P2O5或B2O3在釉料中有分相趋向,在分相中银离子被浓缩,而且P2O5或B2O3与银离子的化合较与SiO2和Al2O3的化合弱,具有抗菌活性。对形成的抗菌釉面进行酸处理,还进一步减弱银离子与P2O5或B2O3的化合,提高抗菌活性。 

      二、釉抗菌试验 

      在SiO270%、A12O315%、CaO10%和K2O55%的瓷釉料中,以1%用量掺入表1所示的抗菌添加剂,制备釉料,于1300℃高温下熔融,形成固釉体,在其上面培殖大肠菌,24小时后测试生存菌数,评定抗菌性,评定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掺入由银与磷或硼分组成的抗菌添加剂的釉料,具有高温抗菌性(试验5除外)。试验5中,由于银用量在10%,未达到所需掺量,釉体面生存菌数较大,但用IN盐酸液处理后,完全被杀灭,试验1中,釉料不存在P2O5或B2O3生存菌数大。 

       注:试验6是试验5中釉面经盐酸处理后的结果。 

       三、结束语 
 
      由上制成的高温抗菌釉烧成温度范围大,特别是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同样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这种高温抗菌釉特适用于瓷釉砖和卫生陶瓷。 
陈静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