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近几十年来,从世界上整个生产企业的发展变化来看,虽然由于各国政治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发展速度和步伐相差较大,但大致上生产企业的战略中心都出现过类似转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整个世界的市场环境还处于买方市场,生产企业的战略中心在生产环节,企业的工作重心是绕着生产转,企业经营活动的成功与否主要靠生产带动;之后,市场环境进入买方市场(当然,这主要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为时段,国内真正进入买方市场大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经营战略重心转移到市场营销环节,营销被企业空前的重视起来,并引发了众多的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营销又成为企业的发动机;进入21世纪,金融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资本市场的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心移动到“资金链”上,“资金链”被生产企业看作是“生命线”,因此“资金链”成为企业运营的重中之重,远比生产、营销、利润都重要;而随着08年的市场形势和经济变化,企业经营战略中心也许会发生新的转移,“战略采购”和“战略销售”成为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它将更直接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08年的世界经济环境最复杂的。我认为不是金融海啸,不是厂商关系,不是各国之间设置的贸易壁和反倾销,也不是生产、营销和资金链,而是原材料价格在短时间内的剧烈变化,变带动相关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即所谓的通胀到通缩。这种大幅涨落像股市一样充满莫测变数的材料价格及产品价格,对生产企业的经营决策构成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就像一人置身于虎狼环伺、陷阱重重的山野,迈出的每一步或生或死都可能是听天由命。以石油、煤炭价格为例,从08年初到七八月份,几乎是一路疯涨,而08岁末,短时间内又是一路狂跌。另外,其它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也都在08出现了较大变数。原材料价格的巨大涨落,也带动了产品价格的巨大变化。这种短时间的材料价格巨大变动,如果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中没有及时把握到节点,可能将使整个生产经营行为由创造利润变成创造亏损。以08年为例,如果石油化工企业在120美金/桶存储原油以备生产,那么当原油忽然跌至40美元左右/桶时,成品油价格也会大幅下滑,那么原来采购的原油在经过生产加工变成成品油后,仍然无法卖到原材料的价。企业不仅要赔上整个生产成本,还可能赔上材料成本。这是毫无疑问的。企业对原料涨落与产品价格的涨落有一个合理的消化周期,如果原料的涨落和产品价格涨落跨度达到这个周期就对企业构不成危险,如果达不到这个周期就直接吸食利润,甚至吃掉流动资金,令企业倾家荡产。当然,这种情况下,如果踏上了材料和产品涨跌的节点,盈利空间反而更大。当然,这种经济形势下,甚至给企业创造出投机获利的机会,如股市上的低收高抛和高抛低收。因为这完全可以通过战略采购和战略销售,在产品价格高位时及时以促销的手断清空产品库存,而在产品价格低位时又积聚库存,原料最低时及时购进储备大批原料,原料高位时不进或者以最低限度维持生产为限,如果时机抓的准,这简直就是发财的黄金时期。虽然有不少企业因销售大幅下滑,导致企业停产甚至倒闭,有更多的企业受困资金链,并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但是这些都是没有作出正确的战略采购和战略营销所导致的风险。
据我对当前全球的政治形态、经济及贸易模式等的综合思索研究,我认为08年原材料及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不是孤立现象,很可能在今后世界经济发展中,这种剧烈波动甚至更加复杂多变。这就是我为什么提出:企业经营战略中心转向“战略采购”和“战略销售”的立足点。当然,这种剧烈的物价波动,很可能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形成巨大打击,甚至引发世界性的经济灾难,使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体和人们饱受生活苦难,从而引发经济学家和各国政要对全球化经贸模式进行思考,并使目前的世界经贸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如建立超越国家意志的世界经济协作组织或者对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形势进行限制等等。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