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获上亿元银行贷款!原来陶瓷企业做好这件事还有“奖励”

获上亿元银行贷款!原来陶瓷企业做好这件事还有“奖励”

2023-08-03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刘思桃 阅读:3705
0 27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不断推进,国家的环保政策持续出台落地。然而,在能耗“双控”压力下,对于一直顶着“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帽子的陶瓷行业来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无疑是一场莫大的考验,有的企业因积极做好环保工作而获银行授信贷款上亿元,有的企业却因漠视环保问题、不按法律法规办事而被高额罚款……

 

陶企“化污为金”
获银行授信贷款上亿元

2022年,我国积极推动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国家层面更是陆续出台了多项有关排污交易的支持性政策,进一步明确排污权交易的机制建设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化配置、节能减排、西部大开发、新旧动能转换、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局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023年,在地方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中,江西、贵州均提出了推动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排污权金融工具运用方面,福建省政协委员也提出支持探索开发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生态产品权益、收益与信用相结合的专项金融产品的相关建议,推动以“治污减排”为核心的排污权改革,让“减排”收获更多目光,并推动各地各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陶瓷行业部分企业凭借排污权获得了银行的高额贷款。

7月20日,河北汇力瓷业有限公司、河北新玻尔瓷业有限公司将排污权抵(质)押给中国建设银行石家庄分行,共计将获得1亿元贷款初步授信额度。

其中,河北汇力瓷业有限公司获授信金额5000万元,当天获发放首笔贷款2000万元;河北新玻尔瓷业有限公司获意向金额5000万元。两家陶瓷企业以有偿取得排污权为基础抵质押品,中国建设银行石家庄分行实施绿色金融、综合授信,给予优惠信贷利率,发放的贷款资金将用于支持两家企业环保绩效创A。

此外,2022年8月10日,湖北杭瑞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将排污权办理质押登记,有偿取得的排污权作为抵质押物向湖北银行通城支行申请获得贷款授信2000万元,以盘活企业生态资源权益资产。

2022年3月31日,湖北亚细亚陶瓷有限公司现场获通城惠民村镇银行发放100万元排污权质押贷款,将排污权从“沉睡资源”变成了“流动资本”。

……

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工作,除财政部、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的江苏、浙江、天津、湖北、湖南、山西、内蒙古、重庆、河北、陕西、河南及青岛12个省市外,另有福建、安徽、江西、山东、广东、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16个省份自行开展排污权交易,仅西藏、广西和吉林3省(自治区)暂未开展过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明确了发展排污权交易的重要性。

 

一陶企被责令停产整治
整改费用高达265万元

据陶业时讯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福建、江西、湖北、广东、湖南、河北、云南、山东等地30余家陶企因为环保问题被通报或罚款,涉及违法排放污染物、设施未经验收投入生产、排放检测设备未正常运行、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开展自行监测等问题。

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案例是:6月26日,四川省乐山市夹江生态环境局根据《乐山市生态环境局责令停产整治决定书》(乐夹环责停字〔2023〕1号)要求,对当地的四川马**有限公司夹江陶瓷分公司提交备案的《停产整治期间环境问题整改方案》进行了公示。

据了解,乐山市夹江生态环境局于6月8日便向该陶企发出责令停产整治决定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该陶企因违法环境保护法规被处以罚款4.36万元,并要求限期整改。根据整改要求,该陶企需针对存在的问题在9月30日前全部完成整改,整改预计费用高达265万元。

而该陶企具体需整改的内容主要涉及四项:其一,对原在线监测设备进行全部更换,新建在线监测机房;其二,原料车间粉料烘干工段新建自清洁式烟气换热器一套,新建烘干床布袋除尘器一套;其三,废除原砖混结构脱硫塔,在旁边新建设25米高脱硫塔一座;其四,原料、放料及造粒车间进行无组织改造,加强密闭,减少车间粉尘逸散。

无独有偶,此前湖南省株洲市生态环境局醴陵分局也对一家涉及环保问题的陶企作出了行政处罚。这家陶企名为醴陵市晶*陶瓷贸易有限公司,在从事陶瓷产品及陶瓷原材料销售(不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中,瓷泥原料存放中转站场地设置在不合理位置,露天胡乱堆放瓷泥原料导致扬尘污染问题,被罚1.45万元。

同样,6月30日,福建盛*达陶瓷有限公司因存在“部分煤气站地面清洗废水和煤堆的喷淋水、煤场内的清洗水胡乱排放,以及与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不符”等问题,被行政处罚2.6万元。

……

以上种种案例,都在提醒陶企在国家环境政策和法规面前要依法生产经营,若违法违规,不仅会导致自身名声受损,且将受到处罚,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因涉嫌犯罪而被判处刑罚。

 

多项环保政策发布
引领陶企高质量发展

环保是陶瓷行业无法避免的问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布了很多与陶瓷行业相关的政策,对陶瓷行业生产、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废水治理、安全生产、节能减耗、超低排放等。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出台《关于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 年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分类改造升级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分类实施改造升级。对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各地要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制定年度改造和淘汰计划,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领域,包括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25个领域。

7月21日,佛山市发改局、工信局联合发布《2023年节能监察工作计划》。计划提出,将于10月31日前完成对列入2023年国家专项工业节能监察任务的企业、列入专项监察的数据中心、2021年以来本地区通过节能审查并已建成投产的项目等年度节能监察任务,汇总节能监察情况并于11月3日前形成年度监察工作总结报告。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蒙娜丽莎、贝斯特、恒洁、金意陶、惠万家、金牌、欧神诺、科达8家企业被纳入其中。

此外,今年生态环境部于还首次发布了《陶瓷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1278-2023)标准。此标准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目的,要求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陶瓷工业废水治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该标准自2023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

实际上,针对环保问题,国家近日也公布了一些利好企业发展的决策。

日前,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会议提到了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并且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等。

……

从以上内容足见陶企的环保问题备受国家的关注。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环保政策收紧对陶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为陶企实现绿色生产提供了发展机遇。面对环保政策收紧,陶企应认识到应对环保政策的必要性,采取措施提高环保水平。首先,陶企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法规政策办事,满足环保政策要求是陶企生存的基础,如果企业无法通过环保审批,将无法继续经营。其次,通过环保升级,陶企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赢取客户对品牌的信任,以便吸引更多的客户。最后,实现绿色生产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做得好甚至可以获得国家的帮扶与资金支持。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