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夹江产区三年减少25家陶企,大岩板生产线将达23条

夹江产区三年减少25家陶企,大岩板生产线将达23条

2020-12-18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谭翠静 阅读:5382
0 0

“西部瓷都”夹江是我国传统大型建陶产区之一,高峰时期拥有120多家建陶企业,310条生产线,再加上周边与之接壤的乐山峨眉山市,眉山丹棱县、东坡区、青神县(统称为“泛夹江产区”),陶瓷企业分布更加密集,产业规模更加庞大。 

但2017年,夹江县委、县政府正式印发《夹江县陶瓷企业“退城入园”实施方案》,要求在2017—2018年全面实现园区外的陶瓷企业“退城入园”,再加上“煤改气”、“环保督察”等产业政策,拉开了夹江建陶产业调整与转型的序幕。

2020年,借助“陶业长征”调查契机,《陶瓷信息》实地走访观察,历经三年时间的“转型阵痛”,夹江陶瓷焕然新生——行业人士说,夹江陶瓷品质提升显著;供应商说,夹江陶企信誉比以前更好;经销商说,夹江的大板、岩板质优价美,走在了行业前列;而据《陶瓷信息》调查统计,夹江是2020年全国技改生产线最多、产能扩张最快的产区之一。

煤改气、退城入园后
泛夹江25家建陶企业彻底退出

截止2020年11月14日,四川省建成建筑陶瓷生产企业112家,建陶生产线186条,陶瓷砖日产能247.72万平方米(年产能约7.7亿平方米),陶瓷屋面瓦(含配件)日产能666.8万片。其中夹江产区拥有60家建陶企业、93条生产线;泛夹江产区(含夹江、峨眉山、丹棱等相邻产区)拥有85家建陶企业、135条生产线。

“2017年,夹江仍有98家陶瓷企业(含配套),这之后经历了至少‘煤改气’、‘退城入园’、环保督察三次阵痛,到现在只剩下60家陶瓷厂,其中1家2019年已经停产。”夹江西部瓷都陶瓷协会秘书长宁安全介绍,夹江陶瓷经历过去3年的整治,2019年后开始恢复平稳发展。

2017年,夹江县实施“煤改气”工作,由于地处气源地,有充足的气源可满足陶瓷企业生产及气价较低,仅在当年4月就完成了“煤改气”。完成“煤改气”后的夹江县,实行阶梯气价,即用气量越大,气价越低,最低可至1.75元/m³。

位于夹江经济开发区的天然气管网,为夹江陶瓷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气源。

不惟夹江县,丹棱县也于2017年实施“煤改气”,于2018年初全面完成改造,至此,上述泛夹江产区实现天然气全覆盖。不过整个四川,由于地处气源地,气价稳定且价格相对较低,因此改用天然气对企业造成的负担远小于其他燃气产区。

相对于“煤改气”,“退城入园”对泛夹江陶瓷产业而言,则是“伤筋动骨”的一次挑战。2018年,夹江县正式推进“退城入园”工作,涉及漹城镇、黄土镇、甘霖镇、甘江镇、顺河乡、木城镇44家陶瓷等工业企业。宁安全介绍,“退城入园”实际关停陶瓷企业38家,其中包括部分配套企业。

除此之外,泛夹江产区因经营不善、市场因素等原因关停企业5家,截至2020年底,停产近2年的陶瓷企业3家,大多集中在丹棱县。对比2017年“陶业长征”调研数据,泛夹江产区共减少25家陶企、31条线,目前泛夹江产区仅剩85家(含分厂)陶瓷企业正常经营。

泛夹江地区已关停的陶瓷企业。

 
摘除低端低质的“帽子”
在新兴品类上“弯道超车”

随着全国大部分建陶产区陆续推行“煤改气”等产业治理措施,经过“煤改气”、“退城入园”风波后的泛夹江产区,尽管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产区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过去3年,峨眉山金陶、米兰诺、索菲亚、华宏、广乐等一批产区领军企业均通过多种方式扩充产能,另有多家陶瓷厂被更优质的企业租赁经营,泛夹江陶瓷产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凭借气源优势,并且通过设备改造、技术升级、品质升级,成功突围。

“我们改天然气比较早,阵痛已经过去了,现在新建、改造的都是大窑。总体上先适应了市场,随着其他产区陆续改气,四川的竞争力慢慢提升了,现在我们的普通产品可以卖到广西西部、湖南、湖北,这些以前都是到不了的。”峨眉山金陶副总裁李金根认为,先行实施“煤改气”,迫使四川企业走向了产品创新的道路,拓宽了销售半径。

近几年,夹江地区新建、改建了大批现代化生产线。

 “2017年之前,同质化很严重,比价格,然后拼成本高低,在市场上就形成了夹江陶瓷是低档产品的印象。”宁安全对夹江2017年前后泛夹江产区的变化深有感触。

在产品结构上,泛夹江产区仿古砖、瓷片、抛釉砖、古建青瓦等传统产品生产线在过去3年间萎缩明显,2017年仍有11条生产线的抛光砖更是全面退出泛夹江产区。其中抛釉砖生产线从2017年的35条萎缩至21条,但仍是泛夹江产区的主导产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泛夹江产区产品创新步伐加快,紧跟流行趋势,改建、新建大/中/薄/岩板风潮兴起。目前泛夹江产区已建成大板(750×1500mm及以上)、薄板、岩板线15条,中板线9条,仍有多家企业在建或规划待建大/薄/岩板线8条。此外,还有瓷抛砖、地铺石、透水砖等特色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泛夹江产区的产品类型。

盛世东方岩板生产线。

 据了解,峨眉山金陶、盛世东方、简优、建中等一批岩板/薄板的先行者,已在市场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以前我们做普通产品,只能全部做西南、西北市场,而现在我们做全国、全世界的市场。”李金根介绍,该公司自2013年起生产薄板,到2020年峨眉山金陶已全面改建6条大板/岩板/薄板,通过开拓家居市场,兼顾装饰领域,极大提升了产品价值和扩大了市场空间。

能源、人工是优势
面向全国招贤纳才

尽管目前泛夹江陶瓷产业与全国大多数产区相比,具备能源、人工、配套等成本优势,2019年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但在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当前的泛夹江产区需要持续发展提升,仍面临不少挑战与制约。

首先是周边云南、贵州等地区陶瓷产业崛起,当地凭借原材料优势以及燃煤优势,以低价占领了当地市场,对泛夹江产品销售半径造成一定冲击。

为利用当地优势,并辐射周边市场,陆续有泛夹江企业外出建厂。仅2017年以来,就有包括米兰诺集团投资建设贵州华兴瓷业、峨眉山金陶在宜宾江安兴建2条抛釉砖线。此前,已有多家泛夹江企业在湖北、新疆、云南等地投资租赁或新建陶瓷厂。

其次,泛夹江缺乏优质原材料。据悉,目前当地的大/薄/岩板等高端产品,生产原料几乎全部从外地采购,生产成本因此高居不下。

再者,人才流入少。“人才是关键,有人才才有出路,夹江现在需要优秀的生产管理人才、研发设计人才、市场推广人才。”索菲亚集团总经理余杨认为,目前泛夹江地区所需的各类人才主要依靠企业储备和产区内部整合,缺少外部人才流入,这是夹江持续发展提升遇到的一个瓶颈,这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不仅要留住人才,还要想法设法引进人才。

结语:

2017年以前,“夹江陶瓷低端低质”的行业印象、“抛光砖不能出川”的市场局限……成为夹江陶瓷发展挥之不去的硬伤,但在2020年“陶业长征”调查过程中,湖北、湖南等周边省份的陶企纷纷表示,近两年夹江陶瓷发展进步很大,甚至对周边省份的陶企销售形成了较大冲击。

在外界看来,夹江陶瓷“突破式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一、使用天然气生产后,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二、对市场及趋势产品的反应速度较快,岩板、大板、中板、厚砖等新品的推陈出新速度走在行业前列,在新兴品类上实现“弯道超车”;

三、“退城入园”后,一批低端低质陶企被淘汰出局,产区形象焕然一新;

四、“疫情”对夹江陶瓷发展具有推波助澜作用,2020年初夹江陶瓷复工复产早,抢占了一部分其它复产晚的陶瓷产区的市场。

(文章转载自陶瓷信息)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