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据佛山市政府的有关文件显示,未来3年内,佛山将有近百家企业具上市意向。佛山每年将有条件地扶持3至5家企业上市,资本市场将会拱现“佛山板块”。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香港、新加坡、美国纳斯达克、韩国的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近年纷纷来到佛山民企举行上市投融资论坛,仅2006年上半年便有十余场次,其中一次赴港融资论坛就有10多家香港专业服务中介机构登台演讲,推介业务。
香港资本市场对陶瓷企业敬而远之?
佛山市上市办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佛山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到香港是首选。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香港的主板市场倾向金融和高科技企业,佛山的民营企业则以陶瓷、纺织、家电等传统制造业居多。“据说,香港资本市场对陶瓷企业上市有点敬而远之。”
“456”原则门槛高实质集资额少
香港主板上市须遵循“456”原则,即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过去一年税后的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
但是,倘若融资2亿元,除去上市费用,真正到企业帐上的没剩多少现金。尽管佛山民企规模多数在3至5亿元之间,该人士认为,离香港主板市场门槛仍有一定距离,佛山中小民营企业要创造条件香港上市。众所周知,香港的创业板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香港创业板不单止佛山民企不感兴趣,就是香港本土企业也不愿光顾。
即使抛开创业板规模不谈,纵观佛山陶瓷企业,想要达到或者符合“456”原则并不容易,佛山中多陶瓷企业几乎都是民营企业,在规模和效益上距离香港主板上市要求都还有一定的差距,真正符合条件者恐怕极少。
香港上市成本高效果不如内地资本市场
正在筹备内地二板市场上市的某佛山企业负责人称,相比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企业选择内地二板上市更有吸引力。在香港或新加坡上市,上市公司要在当地设有办事机构,还要聘请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和当地员工,而以上两地的写字楼租金和人工并不便宜,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办事机构和会计师每年的开支不会少于300万元人民币。对于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薄利”行业的陶瓷行业来说,这样的费用支出的确有些沉重。
而内地上市的主要问题是排队时间,内地A股也只需要1至2年时间就可以全流通。但是内地上市的市盈率可以达到20倍。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升温,对建材的需求相对比较强劲,内地上市陶瓷企业越来越被看好。
内忧外患阻碍陶企香港上市
根据佛山市对南海一些中小企业的调查,21家无意上市和40家对上市持观望态度的企业中,企业上市门槛高、企业老板固有观念、企业缺乏上市相关知识、产权不明晰、经营不规范、人力资源不足等是主因,阻碍着南海企业上市的步伐。以上问题在佛山很多陶瓷企业同样存在。鹰牌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孟友博士以及佛山市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等多次提到佛山陶瓷行业的发展不规范问题。
审核严格源于不良纪录
据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港交所对内地民营企业的利润审核极为严格,比如税收、厂房用地等,都在港交所审核的范围。
有关人士认为,港交所严格的审核方式,源于过去几年内地民企在香港的不良表现,使香港对民企有偏见。但另一方面,港交所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上市等国企大股的偏爱,也使很多赴港上市的民企感到很不是滋味。
2年前,佛山兴发铝材首选是香港上市。兴发董事长罗苏坦言,尽管现在还没有放弃赴港上市计划,但是相比新加坡市场的热情和国内证券市场高PE的诱惑,兴发铝材的上市计划仍在考虑中,明年再作决定。
罗苏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虽然列举香港上市的若干优势,但也不无感慨:“香港上市的审核太严格,从当前赴港上市的时间成本来看,内地上市的审核时间也不过如此。”他并笑言:“对在港上市后的监管也有些害怕,创维的黄宏生现在也后悔选择在香港上市。”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