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三》构思筛选
(一).筛选的目的
新产品构思筛选是运用一系列评价标准,对各种构思进行比较判断,从中找出最有成功希望的构思的一种“过滤“工程。进行构思筛选有以下目的:
第一.权衡各创新项目的费用、潜在效益与风险,尽早发现和放弃不良构思,找出可能成功的构思;
第二.筛选的过程有助于对原有构思作出修改与完善;
第三.筛选可促进跨职能的联系与交流。对不同构思进行评分时,评分者往往需要讲叙自己判分的理由,这是吸取他人经验并增长才干的大好机会。
(二)筛选的原则
第一.可行性原则。这是新产品构思必须满足的标准,它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与政策法规上的可行性。以上三条中任何一条得不到满足都必须舍弃该构思。
第二.效益性原则。这需要市场调研部门来协助进行分析。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对市场潜力、回报周期、赢利幅度等作出判断。新产品构思方案能被采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使企业获得效益。
第三.适应性原则。新产品开发工作必须与公司现有的研究开发力量、生产力量、销售力量、以及顾客需求相适应,与公司长期目标一致,这种适应性是新产品构思能顺利实施的保障。
为满足三个关键性的原则,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新产品开发必须满足的最低标准,如,新产品能产生独一无二的利润;解决现有产品未能解决的问题;开辟一个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具有长期的潜力;赢利幅度较大;可因此而摆脱竞争的影响,或不存在有优势的竞争对手等。
(三)、筛选工作程序
1.筛选小组的成立
构思的筛选若由个人或领导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很大。企业通常需要设立或临时成立新产品构思筛选小组。小组成员需要涉及财务、技术、生产、销售和营销等方面的专家与代表,在筛选人员的选配上,不仅要考虑他们各自代表的职能和部门,还须考虑筛选人员的评分能力和性格特征,筛选人员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有些企业在考察评价人员的评分能力时,首先对评分人员进行筛选,即将所有应选人员的评分进行平均,去掉那些评分过低的人员。除非是小型企业,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及提出构思的人员最好避免参与构思筛选,以免他们的发言左右其他人的思想。评分人员的选择须谨慎,这将直接关系到新产品开发的成败。
2.经验筛选
亦称粗筛,由筛选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构思与企业经营目标、生产技术、财务能力、销售能力是否相适应,把明显不适应的构思剔除而将较接近者留下以作进一步筛选。
3.评分筛选
亦称精筛。指利用评分模型对粗筛留下的构思进行评分筛选。评分模型筛选具有各种评分模式,但无论何种类型的评分模型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评分因素、评分等级、权重及评分人员。评分因素是指影响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各主要因素。如,企业的研究能力、财务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原材料的采购能力、市场潜力、竞争状况、公司形象等。评分等级即对各评价因素的进行量化,如,对企业研究能力的评价可采用等级分数来描述,7分表示研究能力最强,1分表示研究能力最弱,界于强弱之间则分别用6分至2分表示。评分等级是评价人员乐于使用但又不易度量的要素。权重的应用不仅限于评价因素,对每位评分人员也须加权。权重对评分结果影响很大,但权重的确定却很难有科学的依据。需要评价人员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客观、深入地研究。筛选人员依据评分模式对各构思加权计分,再依据其分值选出下一步开发的对象。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