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五)资料收集的误差与偏差
1.调查资料的误差
通过各种形式收集到的资料并不总是有效的,有时候手中握有资料很多,却没有多大用处,因为中间介入了误差问题,当描述的结果与事实出现差异时,便产生了调查误差。
调查误差分为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两类,所谓抽样误差,就是由于设计时有意识地只研究总体中的一部分,从而导致结果中出现误差。这是一种随机误差,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一般而言,这种误差无法避免。
非抽样误差包括除抽样误差以外的其他所有误差,其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比如说问卷设计不当;或者是调查者得出倾向性结论;或是由于涉及敏感性问题,被调查者不愿给出正确回答或干脆拒答;或是被调查者迁移,外出等原因导致联络不上;还有就是统计时由于计算错误或登录错误,也可能产生误差;抽样框不完好以及没有遵守随机抽样原则导致误差也包含在内。
非抽样误差的产生可能来源于设计,也可能来源于调查者和被调查者,还可能来源于其它计量工具、计量手段以及计量方法等。针对非抽样误差产生的途径,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误差。
2.无反应偏差问题
无反应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被调查者对调查问卷的不回答。无反应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没有能力回答,比如说重病在床,被调查对象是聋哑人等;一是有能力而没有回答,比如被调查者不在家,由于反感而拒答、填写答案时由于粗心漏差发生于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被调查者不合作,拒绝接受调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用回答者的数据对总体进行推算,就会导致有偏估计。
二是虽然被调查者接受调查,他们却集中于某一个群体或阶层,从而导致调查中缺少某些类型的代表样本,影响到整个样本的结构,由此产生无反应偏差。解决无反应偏差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①增大样本容量
②提高回答率
但是,仅仅依靠增大样本容量有时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因为样本容易增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估计量方差的增大。而提高回答率则不然,在减少甚至消除无反应偏差的同时并不会导致估计量方差的增大。因此,当无反应偏差较大时,提高回答率的方法比增大样本容量更加重要。
末了,有一点必须澄清。并非所有的无反应都会造成偏差,如果无反应仅仅是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而且无反应者与反应者在调查项目的数量特征上没什么差异的话,这样的无反应不会造成偏差。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