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12月15日,晋江市委通过磁灶镇新的总体规划方案的技术审查意见,磁灶镇域内村庄体系布局将形成“一心、三轴、三片”地域空间结构,镇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重点向南,适度向西和东,使其镇区空间结构形成“一心、一核、三组团”。这有利于加强磁灶镇周边区域的联系,强化镇区中心地位,促进镇域三大经济区形成,带动全镇协调一体发展。
形成北中南经济区
规划提出,磁灶镇将建成全国建陶生产销售基地、制造业和物流业较发达的现代化工贸城镇,近期(2004~2010年)人口达到12.6万人、远期(2010~2020年)人口达到16万,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50%、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
规划镇域内形成北部、中部、南部3个经济区,以带动镇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镇域村庄规模等级结构为中心城镇(镇区)、重点中心村、一般中心村。在整个镇域内村庄体系的布局结构为“一心、三轴、三片”。主要行政管理、商业金融、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设施、集贸市场集中于镇区,公建设施按照人口规模、服务范围确定建设规模,其余三个片区根据各自规模及远景发展方向确定配套公建。
环境保护规划中,要把磁灶建成拥有清洁、优美、宜人的生活工作环境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城镇,严禁向梅溪倾倒垃圾、排放污水、保护梅溪,使梅溪水质达到国际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水域III类标准。
建现代化工贸城镇
镇区建设规划控制区范围包括:洋宅村、钱坡村、下官路村、岭畔村、磁灶居、前尾村、大埔村、锦美、瑶琼等村庄,总面积约9.6平方公里。镇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重点向南,适度向西和东,使其镇区空间结构形成为“一心、一核、三组团”。
规划安排以旧区改造为主的老城居住组团和以新区建设为主的大埔2个居住组团。规划安排两个工业区,一处位于下官路村,主要是对现状工业进行整合、改造、升级,远景纳入镇建陶产业制造基地;一处位于镇区东南侧即大功山组团,重点发展轻污染的轻产业。镇区中心必须有计划、逐步搬迁建陶企业至建陶产业制造基地,成为晋江产业组团中的一部分。
规划中把磁灶的城市形象,定位为富有低丘陵特色的现代化工贸小城镇,规划城市建设特色为“一核一轴一面”,“一核”为生态绿核,“一轴”为梅溪构成的水轴,“一面”为建筑第五立面。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