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如果你要问:当今在陶瓷行业,什么话题最受关注?答案无疑有:环保!
2014年,在新环保法、环保严厉执法、陶瓷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些政策重磅出击之下,陶企犹如自带发光功能,成为全国的焦点。而为陶瓷企业进行治污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环保企业也陆续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佛山华清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环保”)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近日,华清环保获得了由广东陶瓷协会主办的2014广东省陶瓷创新大奖。在与其总经理万杏波交谈后,记者深入了解了华清环保的技术优势、企业发展、定位以及理念等后,深感其实至名归。在此,与读者分享华清环保十年来的发展之路。
华清环保总经理万杏波
定位:十年磨一剑,坚持以品质取胜
——“环保是良心工程,我不想偷工减料。”
成立于2005年2月的华清环保,在环保这条路上,至今正好走到了第十个年头。而华清环保所身处的瀚天科技城(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号称全国唯一的国家环保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一个环保产业园,至今已聚集了150多家环保企业。华清环保面临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一轮又一轮的大浪淘沙下,凭借传承了来自中科院的技术力量、对陶瓷行业生产状况的了解、优质的服务态度,加上多个成功运营案例以及多年来坚持对外交流、吸收、引进先进技术,华清环保最终脱颖而出。按理说,在华清环保成立之初,当时环保法执行的还是1996年的工业窑炉排放标准,在那个“只要你做了就可以过关”的年代,完全可以忽悠过去。但华清环保始终坚守着“品质取胜”的理念,一坚持,就是十年。
24小时每分每秒达标!
这是蒙娜丽莎给华清环保的目标,顶着“压力山大”的要求,华清环保不仅做到了,还与蒙娜丽莎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合作。
而像这样与华清环保长期合作的客户,还真不在少数。2008年,华清环保在春节前接了某陶瓷企业的一个脱硫改造的工程,协议上材料签的是4毫米厚的进口不锈钢,当采购的时候发现只有3毫米和5毫米的,经过内部协商后,华清环保决定还是用5毫米的。
“环保是良心工程,我不想偷工减料。”万杏波强调道。
这个客户后来成了华清环保的长期合作客户。近日,当他们因为产能升级而进行改造时却不舍得扔掉设备,还特意让华清环保去回收。
一个个的案例,无不体现了华清环保对其工程项目的执着。正因为深知环保工程对大家的重要性,华清环保从不怠慢,也从不接理念不合的单子。某些存侥幸心理的企业会找我们来做工程,“你帮我们简单应付一下”,万杏波透露听到这样的话,再大的单子,都会选择放弃。选择利益,还是选择品质?华清环保显然是后者。
战略:一点一滴,累积品牌财富
——“这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状态。”
“有单难,没单也难。”谈及市场,万杏波不禁道出自己的心声。
诚如环保工程这样的第三方运营企业,工程不是每天都有的,有可能一年才一单,也有可能一个月就接几个单。于是,万杏波决定要做些什么。2013年,华清环保开始重点推广环保运营项目。万杏波认为,“从企业发展来讲,它虽然利润比较低,但是最起码每天都有收入,这就是源源不断、积小成多的财富。”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第三方运营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对我国的环保产业的发展助推了一把。“试想想,‘包出去’相当于管理成本、管理风险转嫁,企业何乐而不为?”万杏波还说道,“未来,国家第三方运营模式是极有发展空间的。”
万杏波一直这样相信着,也一直努力着,“我们是看到未来发展商机,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技术人员的储备”。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政策指标越来越严,但是我们华清环保每一轮都是走在前面的”。万杏波如是认为。“去年做了一家上市公司整厂的污水处理,为了收集数据,我们派了一个工程师去他们工厂待了一年,”万杏波透露道,这一年中,就把他们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收集记录,如此一来这些数据就是华清环保的一个财富经验。当然,华清环保这样做是为了未雨绸缪,“产生多少能耗?生产时遇上突发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还有各方面的研究…”。万杏波向记者透露,并表示,“当有类似的公司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才会有这个资本去和别人竞争”。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企业何以生存?万杏波就是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让自己清楚行业里存在哪些问题、哪些设备容易坏、各式问题该如何分别应对?这样一来,华清环保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又实用的材料,促进工程更优质化。
“这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状态”。万杏波道出其背后的意义。
理念:执着的追求,思想与口碑同行
——“我们只是工作认真而已,比较较真而已。”
作为一家环保工程企业,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万杏波却认为,“技术、服务、理念”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如果非要分个伯仲,当然,技术还是优先的。“没有产品,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万杏波如是说。
华清环保注重把其他行业成功的案例糅合在一起,“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工程,你有什么样的工程,就有什么样的口碑。”万杏波强调,就如同一项工程,不管300万、还是3万,品质是一样的,关键看掌舵者怎么去思考问题而已。
“能准确计量吗?喷多还是喷少了?”如万杏波所说的那样,“脱硝很简单,但要做好很难。”有些企业或许弄一个喷枪,加上药水,喷一喷就达标了。如果按1小时1吨,24小时24吨,照一吨近2000元的价格计算,那其成本的高度可以想象。华清环保为尽可能减少成本,特地找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发软件,从末端监测氮氧化物的浓度,导入系统定向喷模式。“如此便可以清晰地掌握所喷的药剂量了!”万杏波兴奋的告诉记者。
对于类似这些针对小问题而进行改进的,华清环保还真不在少数。从技术的层面讲,“我们只是工作认真而已,比较较真而已。”万杏波这样解释道。
环保企业作为一种第三方运营的模式,在佛山是方兴未艾。其实,这种运营模式在深圳、东莞这些以外资为主的城市早就落地生根了。正因为这些外资企业,他们环保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强。而佛山企业以民营为主,环保意识薄弱,加之其普遍存有的侥幸心理,这种第三方运营模式一直未受到佛山企业的青睐。对于这种现状,万杏波表示,“一些陶企可能有这个警觉,他们只是投资没有那么快,想办法拖一下。一些想‘偷鸡’的企业是不会活得长久的。”从这样的情况看来,工业环保化还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未来:强弱两极分化,专业个性化或为出路
——“环保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会快速发展”
“新兴”的环保产业是一个大的概念,通称为“环境服务业”,涵盖很多内容,如环境监测与检测、大气治理、金融服务等等,包罗万象,可谓是配套专业一体化的典范,“环保产业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万杏波形象的描述道。
目前,环保产业已被列为“国家新型战略性产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出台后,“水十条”“气十条”“土壤十条”等具体法规也陆续出台,国务院更是连发四文形成了目前环保政策的主框架,对简政放权、资产重置、投融资、产业发展方向等做了相应界定。在此形势下,万杏波认为,未来环保产业发展趋势无疑只会越来越快。
尽管中国的环保产业相对国外来说,存在起步晚的问题,但正是如此,万杏波看到了更广阔的前景,“相信未来会有一大批的环保创业潮”。他这样告诉记者。全国陶瓷行业接近2000家瓷砖企业,需要多少家环保公司?从数字来看,环保产业似乎大有可为。
在新的环保形势下,陶瓷产业何去何从?万杏波如是说:“70%能存活下来,20~30%要关闭。”他还指出,“如果企业不投入足够的环保运营人员,要达标估计会非常困难。”
说到这,万杏波不禁笑言:“话是说得直接了些,但并非空穴来风。”
近几个月来,从各大产区生产线陆续关停情况看,从政府的治污态度之坚决、执法力度之大的情况看,大家不难“嗅”出一丝丝的“山雨欲来”之势。
“陶瓷行业肯定会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万杏波强调道。未来通过一轮轮的淘汰后,行业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万杏波认为,行业会出现一个“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趋势,当然,不乏一些综合型、个性化、抑或以设计作为突破点的,简单来说,就是“大而全或有个性化、专业化”的企业可以突围而出,否则,存活几率很小。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