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从“限奶令”到“限陶令”

从“限奶令”到“限陶令”

2013-05-24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 阅读:1857
0 0

    今年3月1日,香港关于限制奶粉出境的新法规正式生效,每名16岁以上人士每天只可携带不超过1.8公斤奶粉,即大约两罐奶粉出境,16岁以下人士禁止携带奶粉出境。香港沸沸沸扬扬的“限奶令”着实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大陆比香港对此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应该说这是香港政府逼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因为大陆客到香港疯狂扫货奶粉,导致香港奶粉短缺并影响到香港婴幼儿基本需要,所以希望政策的出台,让供应链恢复正常。实施一段时间以来,效果较好,“限奶令”保证了香港婴幼儿正常的奶粉供应。

    香港“限奶令”,其实质是以行政手段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无序竞争的一种有效干预,让香港奶粉供应能从供货短缺,而回归到正常;利用政策的精准打击,从而对香港婴幼儿的奶粉消费生态产生一个较为有利的影响。香港的政策立法应该说与大陆的政策立法意图和考量路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如香港“限奶令”减少了往大陆的出口,但其实质是加大了香港区域的奶粉产品的供应资源。而大陆的政策立法却有很大的不同,如房屋的限购令。它不是考虑加大供应量来平抑房价,而是一味考虑减少购买,而刚性需求是没有办法进行限制的,所以治标不治本,没有从系统性上来进行考量,所以限购令也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起码与香港的“限奶令”相比,效果要差得多了。

    中国的陶瓷业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现在也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时也伴随着混乱,陶业发展市场无序竞争的行业生态和因过度发展带来的自然生态破坏等问题,需要政府拿出一些如香港“限奶令”一样的政策,笔者且称为“限陶令”,对陶业乱象进行精准打击。这里“限陶令”不是仅指一条措施,笔者理解是广义上的一种系统性的规范政策体系。政府对陶业发展的规范从很早就开始了,比较近的是从2007年开始,对佛山陶瓷行业进行环保整治提升,拉开了整个中国陶瓷行业陶瓷整治的先河。但部分企业在向外地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同步做好产业的污染治理和提升工作,而是将污染从沿海迁移到了内地。随后在山东淄博、江西、四川等陶瓷产区都先后进行了环保整治提升,由原来的引进到限制、治理。这些限陶措施只是一些由各区域政府基于环境整治提升需要而不得已进行的区域治理限制,而不是在整个中国区域进行并且同步实施的一种规范限陶措施。所以这样的限陶措施,无论在政策的层级上和执行的力度上都是有问题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

    全国陶瓷行业现在虽然有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在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其更多的只是一种指引性的行业发展文件,没有太大的强制性。成效几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同时,还有国家发改委的相关产业发展目录等,里面也提到了对陶瓷行业发展的一些政策。但这些政策只是从产能、产品的工艺及研发技术等方面进行的一些限制或指引,但高新技术同样也可能生产低值砖,低值陶瓷产品相对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

 

    瓷土等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现在的资源总量越来越少,品位越来越差,对今后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和挑战。还是陈帆教授说得好,“现在一吨天然矿物原料约可加工做成45平方米的陶瓷砖,卖出均价为2700元;半斤几两的紫砂泥经工艺师之手,可做出一把少则几十元多至百万元的紫砂壶。”所以,我们现在不应搞价格战一类的恶性竞争,而应是想办法来提升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多想办法来进行原创设计和创新等,利用商标战略作好品牌创建工作,这样陶瓷行业才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和未来。

    虽然今年第一季度建材工业增长值达到了16%,建筑卫生陶瓷第一季度也达到了10%。但在此大背景下,第一季度的陶瓷行业出口形势却并不乐观,佛山陶瓷第一季度出口额为2.66亿美元,同比下降16.9%。并且这几年印度、韩国、欧盟、巴西、泰国、阿根廷等国对我国陶瓷行业先后提起了反倾销调查,有的将关税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15%—35%,高的则达400%以上。

    这都是低价惹的祸。现有陶瓷产品出口有高附加值的较少,中国瓷砖在国际市场上只有西班牙的1/3、意大利的40%。低端化是我国陶瓷出口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这是产能过剩背景下的一个生存必然,难怪有人说我们陶瓷行业在贱卖国土。并且现在行业恶性竞争,在陶瓷产品出口这一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有的陶瓷企业的出口纯粹只是为了赚取政府退税,这是在制订行业发展政策时需要特别关注的。

    低价值的陶瓷占用了相对更多的资源和能源,这一点特别需要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规范、限制和提升。与其让国际市场来“革”我们的命,不如我们自己主动一点自己“革”自己的命。如我们可以从政策导向上,对高值和低值产品的出口退税实行不同的政策导向和税收政策,如高值可享受退税,低值不享受退税甚至征收关税,从而鼓励陶瓷企业的研发创新及产品的升级和提高附加值,淘汰一批低价无序竞争和出口的企业,将劣质产品赶出市场。既避免了对整个陶瓷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抢占国际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国内的生态和资源、环境等。

    若非如此,无序竞争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走,并且国内的陶瓷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少,这也是通过市场的措施,对陶瓷行业进行一定限制的较好手段和措施。

    限陶不是为了限制而限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升级创新。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措施除了限制外,还要在市场方面出台一些精准的扶持政策。如现在国家倡导的陶瓷薄板等节约资源、能源及保护环境的类似产品。虽然现在政策有了一些扶持,但是还远远不够,这些政策现在也只局限于产品的产业化,但真正要得到大规模的发展,还需要要消费终端上进行类似于“家电下乡”补贴、“LED”新能源补贴等一样的政策,特别是在政府采购方面要率先行动,真正的做到对创新陶瓷产品的优先采购和应用,从而促进创新产品的真正大发展。如果单独靠企业自身去摸索、靠消费者来慢慢认知,这将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不利于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及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

    希望我们的陶瓷产业政策能更好地促进行业和产业的创新及发展,更好地为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保驾护航。(文.周亚超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