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双十一不仅点燃了消费者网购的热情,也坚定了卫浴品牌电商化的信心。特别是继淘宝创下191亿销售神话、多个品牌当日销售额超1亿、卫浴品牌当日总销售额超4亿等利好消息被大肆宣传后,卫浴行业对电商的关注愈演愈烈。不过,在各种利好消息过后,负面的新闻也甚嚣尘上,值得卫浴品牌警醒、警惕。
近日,在众多品牌被指涉嫌刷单、诚信缺失后,双十一促销电商退款率高等一些负面新闻开始疯传。家居建材卫浴行业在这一轮负面新闻中也未能置身事外,惨遭炮轰。据太平洋家居网等媒体报道,家居企业因无法解决数量庞大的配送问题,造成了高达11669笔订单遭遇退款。作为当日销售额超1亿的三大品牌之一,全友家私最近一个月的退款率竟高达34%。同时,双十一当日销售额超4亿的卫浴行业,也被爆出多个品牌发货速度慢、客服态度差等问题。
这些负面新闻和问题,不仅是卫浴品牌双十一促销后遗症的其中一部分,更严重的是,其后续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将成为卫浴品牌新的后遗症。
首先,消费能力被透支。卫浴产品属于耐用品,相对于快消品,消费者的购买频率要少的多。双十一疯狂降价促销,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消费能力。虽然行业仍有刚性需求,但是卫浴品牌未来电商发展在消费能力被透支、品牌纷拥进军电商的背景下,只会更难。其次,消费者信任度降低。此次双十一活动,卫浴行业被指发货速度慢、客服态度差、退货麻烦困难,加上少数产品质量问题被放大宣传,且安装等售后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网购体验,消费者未来网购卫浴产品时将更加慎重、更加理性。如何刺激消费,将是未来卫浴品牌电商的一大考验。再次,利润被摊薄。“薄利多销”的愿景并不是所有卫浴品牌都能达到。在疯狂折价促销后,商品成交数量低于预计,成本费用又无法降低,加上退货率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些原因都造成卫浴企业利润被逐步摊薄、盈利能力渐弱。而且轮番的促销轰炸,也极易造成消费者对打折的依赖,使卫浴品牌电商陷入“无促不销”的怪圈,对电商发展不利。最后,品牌形象受到影响。线上相对于线下,其销售额还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地位越来越高的网购市场及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对品牌的影响正飞速提升。在此情形下,遭遇投诉却处理不当、服务不够专业且态度差的卫浴品牌,其形象或多或少将受到牵连。
显而易见,家居建材卫浴电商看上去很美好,实则问题繁多、危机重重,已然进入发展困局。虽然电商将是卫浴品牌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在物流、服务、管理、团队等方面存在的弊端经受双十一考验,一一暴露出来的时候,卫浴品牌应该有所警醒,毕竟电商路还很远。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