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以经营顾客关系管理为核心的模式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产品的不断丰富,特别是物流、信息化开始完善以后,就要对顾客进行研究、要细分,首先要找准你的目标顾客,客户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魔鬼、一类是天使。客人怎么会成为魔鬼呢?作为我们经营企业来说,有人就是魔鬼,他整天就来等搞促销活动时排队来拿促销品,真正意义上他并不是你的用户,但好象是你客户。第二,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能集中在你的目标客户上去,就像肯德基,不可能因为一个顾客说我要一份盐水鸭,你去做一份盐水鸭,满足顾客需求,肯德基都被改变了。第三,真正的核心在于跟顾客建立关系的能力,而不是销售能力,销售只是一次性的行为,但顾客是不是对你印象好?能够跟你建立长期的关系?这是核心的。所以我们原来注意力在商品上,什么价格卖?用什么方式卖?搞促销、搞活动,至于顾客满意不满意?关心不够,大家还是关注商品。 但事实上,商品是死的,价格能查的到,型号什么样子,但顾客什么样子、什么需求?你很难搞清楚,这需要个过程,但我个人理解一定是对顾客的研究、洞察,又是对顾客真正的理解。
有些东西,是要有营销的,顾客凭什么跟你互动?有时候是花钱买的,打车费报销。有些时候是需要,孕妇怀孕7个月的时候,我们发个短信给她,你今天肚子是不是动了8次? 我们发这个短信就是一定要服务,因为每个人到7个月她每天肚子就动8次,她就很紧张,我肚子动几次你怎么知道的?其实就是专业,一下抓住她。
各种各样的互动往往是从课堂开始。课堂可以整合当地的早教、整合当地的妇联,请到这些人,一旦这个建立起来以后,大家做其它活动就比较轻松。如果只是拎着一个袋子,看到一个人带小孩就给办张会员卡,那个没用,甚至可能让人很反感,当然会员卡也有,但是是做配合的。我们是有标准的,ABC类门店,开业之前多少个顾客?在这部分指标管的很细的,而且现在看下来基本都完成了。
这样就能经营顾客带来的价值,每家店每年做多少活动,有没有依据?老门店每天必须增加200个顾客,有没有道理?目标定下来就去做,自然就做出来了,就是这样子,过去顾客就是这么来的,你讲的太对了,过去的顾客是最重要的。
简单模仿西方的模式注定失败
西方的路子真的能一直走下去吗?超市、便利店、综合卖场现在什么都有了,也都尝试过,但是再走西方这条路是不是能长久?这一点与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关系,消费者对这些并不新鲜了,所以还要重新创造一个新的体系。孩子王把好的东西,以客户为中心,跟顾客建立关系。但是方式方法又不一样,要完全结合中国的消费习惯、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消费特点去做,转化为行动时一定要结合我们自己的文化。百思买不也做失败了?在上海原来做的很好,后来失败了就搬走了。所以我觉得,未来趋势还是这样,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能简单模仿西方的模式,要重新创新,但这更多是让中国消费者有更多新发现,更多创造性的满足,这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创造性的。农民要买东西,因为农民的特点,所以产生了乡镇店,但乡镇店的产生又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能够整合资源。
当然,咱们中国的零售业,受到洋超市的挑战以后,有很多方面模仿了沃尔玛、家乐福等,比如连锁超市很大程度上就是简单的模仿,并没有自己创造出什么独特的东西,消费者进来也喜欢,一下子起来了,但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发现,再这样走下去,也会有挑战。孩子王研究的是什么呢?当时我们提出必须起点要高、门槛要高,要与人家不一样。我们研究了这个行业中美国、韩国、日本等所有国家的模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好的思想理论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过于简单化。
尤其是,只形态相似是不行的。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来到我们孩子王拍照片,他们回去也划一个地方招商,一些厂家也开一些专卖店,甚至跟孩子王差不多,特别是西安的、成都的。我曾经都去看过,那些老板后来找到我,说他们都做失败了,其实并不是因为形态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真正理解顾客、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让他感觉到有好感,然后再次购买。
电商模式不能取代实体店
电子商务满足了一大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尤其是80后、90后习惯了电子商务的消费习惯,价格便宜又方便,未来肯定是个趋势。但消费者还需要体验、需要感受现场的氛围,所以它不可能全部满足,也不可能代替实体店。现在垂直的电商企业我感觉还是很困难的。举例来说,像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他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电子商务电子只是手段,本质还是在做商务。科技的方法是提高效率的,但现在的电子商务效率不是很高,而且短期内还不能做到效率高的程度。所以京东的问题是,分散的客户买分散的产品,分散的SKU和单品、分散的顾客,要从中间运作这些顾客的信息,还要把商品送到目的地,效率并不高,而且物流也不发达。
现在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都不科学、都不发达。尤其是库存的管理、购销存都不现代化,很多地方都是库存有问题。所以电商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没有自己核心的价值,所谓核心的价值就是便利和价格这两个方面满足顾客需求,而这两方面必须投资才有竞争力。美国也是如此。最后真正能产生几个企业?一定会有一些人被淘汰,这是比较残酷的。 对传统企业来说,必须拥抱电子商务,也必须去拥抱科技技术。但拥抱也不一定要代替,也就是说,孩子王不可能马上也做到像苏宁易购这样的程度,但可以跟电子商务合作,不一定自己建跑道。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