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张有卓:是走向辉煌 还是走向灭亡

张有卓:是走向辉煌 还是走向灭亡

2012-03-24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张芙蓉 阅读:1980
0 230

  张有卓对于为私抛厂正名的提议符合所有私抛厂企业人的心声。在采访期间,多位私抛厂业主一再强调这是陶瓷专业分工的一部分,行业不应带有异样眼光来看待。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有专业化分工的做法,他们有自己的色釉料公司,产品研发和设计由专业公司或者品牌企业来做,生产交给专业的生产公司来做。”罗马利奥陶瓷策划总监张刚对私抛厂的这种专业分工也极为认可,对于私抛厂的未来发展,他认为并不会消失,“国家大力去建设新农村,给私抛厂也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尽管不全是他们的市场,但是起码是有。”

  从当前的行业发展状况来看,私抛厂的转型迫在眉睫,张有卓以几个代表性的企业为例给出了建议,“走品牌之路和找准定位,这是企业的机会。”

  “比如北方的农村和南方的农村是不一样的,只要你找到增长点,你就能成功。我忠告中小企业一句话:别人不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而张刚认为,私抛厂要转型升级首先必须要先破再立,把以前的通通抛掉,重头来过。“比如品牌内涵的深挖、产品定位,建设展厅,发展经销商渠道,帮助经销商转型等等,这些之前都是没有的,现在要开始做。”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市场会淘汰部分企业,对于私抛厂的转型升级困境,张刚认为存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都在转型,当成功转型后是否会继续陷入低附加值的状态;其次,拿什么来重找经销商?第三,人才问题,私抛厂企业都没有品牌经销的思维以及能力。“这或许将困扰部分升级转型的企业。”

  企业转型升级在行动

  “私抛厂不会灭亡,只会越做越大!”经营年销售额达6亿元的一位姓陈私抛厂老对记者说。

  他首先给记者做了一个对比。

  “性价比让我们把终端赢回来。也许我们的产品没有品牌那么好,但是在品质上,我们能够做到他们的80%或者90%,他们提供的服务,我们能够做到他的70%,而最终的价格我连他们的50%都不到,我怎么会没有市场呢?”

  这家陶瓷企业今年正在从之前的传统私抛厂企业向品牌企业转型———主动召集媒体、建终端形象店、取消经销商的授信,这些转变都是为了走品牌路线。

  而对于之前的私抛厂发展之路,陈老板有自己的解释。

  “之前的几年,我以质量取胜,谁说我没有品牌,我的质量就是我的品牌。”他继续介绍说,“作为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模式,私抛厂永远都有他合理的加工利润,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他今年的转变,他说这是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做出这种调整是适宜的。

  张有卓在介绍这家企业的发展模式时,也表示极为赞同和认可。“一个是战略、一个是管理、一个是渠道建设。”他认为这家企业的崛起是成功借助了私抛厂的生产模式。

  据了解,为适应当前的市场变化,陈老板的企业从2008年开始配套瓷片、全抛釉、微晶石等,目前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产品展厅、产品研发中心、策划设计部等核心部门,旗下有四个品牌,营销中心员工人数高达200多人,经销商共计1000多个。

  新恒隆陶瓷也是私抛厂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我们原来有三个品牌,都是私抛厂,没有配套。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成立一个公司,聚集一批相对比较专业的人做品牌,除了抛光砖,还有配套瓷片、配套微晶石,全抛釉等,现在可以做专卖店了。”新恒隆陶瓷经理罗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新恒隆陶瓷属于十多年老企业,位于佛山紫洞路,旗下拥有四个品牌,展厅正在重新装修之中。装修完了之后,展厅会分为工作区、展示区和企业文化长廊,整个公司就会往品牌方向去转型。

  “我们现在的发展趋势很好,虽然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就是现在的定位比以前和其他的同类企业要高一些,投入也大了,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产能、产品结构、品牌推广方面。”方向陶瓷策划总监黄小姐对记者说。

  对于私抛厂面临的转型升级,她认为这是私抛厂在当前市场下的必然之路。“只有打造品牌,路才会走得更远,如果再单纯走价格,明天竞争对手的价格会更低,在竞争中就会失去自己的优势”。(杨家儿 唐小翠 宋铁廷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