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业展开幕企业怕专利纠纷
2006-05-16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阳光
阅读:1821
即将开幕的亚洲第一大国际陶瓷工业展,无疑是陶瓷工业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展示与交易的一次盛会。然而,参展企业如何避开专利纠纷的"暗礁"并给自己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披上合法的保护外衣,却成了不少厂商的忧虑所在。
纵观近年来的陶瓷工业展,每年的展会上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技术与装备,成为国内外厂商和同行之间相互交锋与诟病的焦点话题,展馆内现场维权、打假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譬如前两年西斯特姆大规模展出辊筒印花机,国内一批印花机企业由于涉嫌侵权而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敢公开展示自己最新的辊筒印花机产品,而随着专利侵权案峰回路转,国内企业开始大张旗鼓地展出自己的印花机产品。还有,去年下半年席卷行业内的科达"超洁亮"设备、科泰超霸节能刮平抛光机等,已成为陶瓷行业领先世界的专利产品,但与此类似的"孪生兄弟"也层出不穷。
此届工业展上,各路厂商必将展出最新技术和装备,也会有不少同行打着观摩交流的旗号剽窃技术。因此,如何一方面不使自己的最新技术与产品在向客户推介的同时不被同行窃取,一方面不要让自己在无意当中撞上专利的"暗礁",便成为企业参展过程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项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诞生,往往凝聚着研发人员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他们创造的成果应当受到保护,他们创造的价值应当得到尊重。然而,虽然近年来我国陶瓷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一方面剽窃、模仿成风,拿来主义盛行;一方面企业专利意识淡薄,对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寻求法律保护。直到仿冒者抢了自己的生意才如梦初醒,但往往因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权者吞食自己的科研成果。
杜绝专利纠纷,除了加强专利意识,积极寻求法律的保护,并适当加强宣传给仿冒者造成一种震慑外,也要坚决拿起法律赋予自己的利剑打击那些侵权者,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陶瓷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陶机和材料的革命与创新。从陶机装备、配件、色釉料等相关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到如今成为世界陶机、材料出口大国,中国陶瓷工业走过了一条从模仿、改进到自主创新的曲折之路。伴随着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专利纠纷必将越来越多,而要避开其中的纠纷,使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只能积极地寻求法律保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