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武钢养猪何错之有?

武钢养猪何错之有?

2012-03-19 来源:《陶瓷资讯》 责任编辑:张芙蓉 阅读:1430
0 230

    近日《广州日报》发表了李龙的“两会观察”:《武钢养猪,国企转型岂能与民争利》。

    笔者拜读再三,对他的批评不敢苟同。他开出的“药方”亦属老生常谈,毫无新意。

    李文质疑“国企钢铁巨头进军养猪领域,这究竟是‘不务正业’还是另辟蹊径谋求转型?”武钢“进军养猪领域,在凸显其创新乏力、转型困境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涉嫌不公平竞争,以及与民争利的现实写照。”“如果养猪只是为了解决武钢10万职工的吃饭需求,那就是典型的损公肥私、国企利益内部化。”

    他说“国资委早就要求央企要做大做强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批评“武钢此举显然与这一精神背道而驰。”“靠养猪来突围,实在有违国企的社会责任,也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良策。”

    按照李龙的说法,武钢此番转型,不仅与国资委要求背道而驰,而且有违国企的社会责任。

    而他为武钢“摆脱困境”开出的“药方”是“要靠技术的创新和产业附加值的提升,而根本的出路在于国企的自身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10万职工的吃饭需求”、“钢铁产能过剩,严重供大于求”,仅仅靠李文中的上述“药方”就能解决?
   1994年11月18日,笔者在《陶城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企业定位的文章:《在‘陶’未必只言‘陶’》。针对当时“有些陶瓷厂生产的品种,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仍然不敢越雷池一步,考虑重新定位;有的陶瓷厂因为产品滞销,资不抵债,已经成为‘植物人企业’,年年月月靠国家‘输血、补液’才能苟延残喘,仍然死死抱住陶瓷不放。”提出“如果在‘陶’也可不言‘陶’,能成为行业中人的共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天地就宽了。”

    按笔者18年前的观点,钢铁企业或其它与养猪行业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进入养猪或其它行业,何错之有?这总比破产倒闭、关门走人好多了吧?

    产能严重过剩,仅靠技术创新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靠国企的自身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能解决吗?

    如果问题真如李文所说的这么简单,武钢人再“蠢”也不至于转投养猪和其它服务行业吧?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