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男人如何把家改造成Office(图)

男人如何把家改造成Office(图)

2006-02-13 来源:搜房 责任编辑:士杰 阅读:1226
0 200
多功能用途的房间
多功能用途的房间

  主人档案

  主人:方振宁

  职业:艺术与建筑评论家,某著名设计杂志主编。在日本十余年间致力于创作与现代都市公共空间相融合的公共艺术作品,现在已经有四件大型作品在日本各地完成。2004年,得到了两年签证的方振宁,从日本海那头的横滨飞来,把工作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北京。

  在北京的这个家,方振宁是把它当作一件作品来试验的。他艺术作品里那些明快的色彩、简洁的构成以及对空间的良好感觉,在这个兼作工作室和休息室的空间里得到了丰富的体现。
在北京的这个窝,方振宁把它命名为“方媒体空间”。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日子,方振宁每天都在这个工作室和休息室合为一体的空间里写作、创作、经营自己的BLOG、与国内外的朋友们聊天、和自己的工作伙伴开会讨论……SOHO是自然而然的事。

  如今SOHO的人也普遍了起来,曾有SOHO一族的朋友告诉我,他虽然是在家办公,却也每天遵循早起穿戴整齐的习惯,甚至给自己制定了工作、休息的严格时间,怕的是家里轻松惬意的氛围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让自己变懒。可是如果办公室和家融为一体,风格又如何统一?如果偏于办公风格,又会不会影响到居住的舒适呢?

  这些问题对于设计之初的方振宁来说,也同样需要细致考虑。另外作为艺术评论家的他,还需要多考虑一点:家的艺术性。

  流动的空间

  目前的这个“方媒体之家”,在购买的时候,和目前国内很多商品房一样,也是完完全全的毛坯,一点儿装饰都没有,户型则是最经典的两室一厅。见惯了国外把房子做了装修才出售的方振宁,反而觉得这样的房子更利于实现他的想法:“毕竟对于我这样以‘媒体生存’为生活方式的人,90平方米足够住了。我可以自己做自己的甲方,随心所欲地设计和实现。”

  因为整个居室将被作为多人办公和日常休息两种用途,房子成型时的格局就有点局促了。怎么办?改呗!第一步是把所有不承重的墙全部打掉,根据使用频率和面积重新确定新的空间。区别以往的固定空间,选用可以推拉的门和书架作为区隔。这样所有的空间都承担两种功能,可以随需要推拉门的位置,形成不同的用途。

  原本分隔卧房和客厅的那道墙,目前变成了由6扇推拉门组成的流动墙。在流动墙的另外一面是书架,同时由另外一堵推拉墙分隔开私人办公空间和卧室。当有助手在公共空间工作的时候,门全部拉上可以进行私密的会谈、休息,全部拉开可以方便大家交流和资料的取阅;仅仅拉开卧室的那一边,也可以作为会议室来使用。

  在老方的眼睛里,流动、流动、再流动,在流动中形成连续,这样的空间才有活力。

不拘一格选材料
不拘一格选材料

  由于是独立设计,对于后期效果的控制比较有数,所以在材料方面可以大胆地选择和使用。

  房子的洗手间靠近北边的入口,没有天然采光,这样的体验让方振宁非常不舒服。在他看来,洗手间平时是一定需要自然光的,同时洗手间外面就是大工作间,又不可以完全透明。这样的要求必须把分隔的墙壁打掉,但是如何实现他所要的效果就得在材料上下一番工夫。市面上常见的磨砂玻璃是比较老套的选择,虽然透光性很好,在施工、使用和保养上却有不小的麻烦。为了寻找到既透光又透明的材料,老方形容自己简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农贸市场买盆的老方发现塑料菜板的质地通透、柔和,问明白了最大的尺寸后,老方当场就一锤定音,洗手间的材料就选它了。完成后的洗手间透光性很好,同时兼顾了私密性。它腊一样的质感比起玻璃和石材又显得亲和了许多。晚上关了公共工作间的灯,洗手间就好像一个透明发光的漂浮盒子,很有艺术感觉。

  因为太喜欢大菜板的质感,老方又用它做了一个自己设计的柜子。它由64个正面为方形的盒子组成,正面采用的是骰子的不同立面图案,“兜兜转转,人生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浓缩在骰子这六个面里。”这个柜子平时的用途是用来归置老方积存的上千张CD,是一个微型的信息集纳地。

  让老方得意的材料使用还有其他的例子。大工作室靠墙那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架,老方采用阳光板做成5扇推拉门,休息间那个隐匿在墙里的衣柜,外层用的是一般人家封吊顶的铝扣板,老方把它均匀打上圆孔来透光,里面那一层采用有机玻璃来防护北京无所不在的灰尘。

房间色彩的极少主义
房间色彩的极少主义

  整个房子的基色,和方振宁一贯欣赏、坚持的“极少主义”一样,选用的是白色。不同的是,这白是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没看过老方的媒体之家,真不知道白还有这么多的分别。在最能展示白色的公共工作间里,地板纯白带灰,窗帘本白,墙壁和柜子是透明蜡感的白,大书桌则为纯正的巧克力白。最为惹眼的是用来当隔断的五扇推拉门,由浅入深地过渡,老方一直坚持“白分五色”能够让白色的虚无、扩张发挥到最大。

  在面积最小的卧室里,白色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衣橱的门——白色铝扣板,书架——白色混油漆,窗帘——白色拉帘,地面——宜家白色羊毛地毯。不过这深深浅浅的白色并不让人沉闷,玫瑰红、海蓝、橘色、明黄的坐垫随地摆放,很像大海里漂浮的个个小岛;大工作间里桃红色的柜子、翠绿的垃圾桶、CD柜上大红的收纳盘、橘色的遮挡门都是老方“极少主义”中常用的点缀色彩,跳脱而又干净。

设计的苹果之家
设计的苹果之家

  在方振宁的这个“媒体之家”里,处处都渗透着他对生活品质和艺术设计的追求。因为在家里的时间中工作占了一大半,常常讨论建筑和艺术评论、策划、摄影、平面设计等,偏爱高品质苹果电脑的老方就琢磨着要给他热爱的这些电子产品营造一个好的空间。现在老方的家里有7台电脑,包括苹果、东芝、戴尔和索尼VAIO袖珍型,所以老方又将他的家亲昵地称为“苹果之家”。

  除了电脑,他喜欢的EIZO显示器、爱普生可视携带硬盘、深泽直人设计的CD台挂式播放机和手电筒以及尼康数码相机等东西无一不显示出很强的设计感,这些都是老方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宝贝。

  老方说,在家中SOHO的乐趣估计有很多来自于他挑选的白色半透明窗帘。无论在小工作间还是大工作间,在黄昏时分和日出时刻把窗帘放下一半,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四季水墨画。在小工作间里的那幅窗帘还是老方夜晚爬格子时候的好伴侣,它卷轴式的设计可以拉动来遮挡外边的路灯光,让眼睛对着荧屏更舒适。而公共工作间和阳台中间安装的那一幅,完全卷上去的时候就使房间成为一个整体,白天放下来可以作为投影幕,和朋友们一起交流影片、旅游照片和专业设计等;窗帘在老方出差的时候可以遮挡外来的阳光,保护房间里的书本;更妙的是如果有客人留宿,把它拉下来整个阳台就成为独立的房间,做个临时客房是新近才开发出来的功能。

光源设计
光源设计

  在这个两用的空间里,光源的设计和光色的采用也很花了方振宁的一番心思。由于空间的一半用来做了公共工作间,所以在房间的中间采用了一线式的日光灯管,这样的设计避开了点式照明不可以均匀分布光线的短处,让整个工作间没有死角和阴影,灯光洒下的感觉非常豁亮、宽敞,很有工作的氛围。

  在靠墙的书架里面则安上了一排绿色的灯管。每当晚上助手回家,自己需要安静地坐下来想一些事情,翻一翻旧书,或者和朋友们品茶论道的时候,老方会把日光灯关掉,淡绿的光线就显得非常低调、柔和,虽然还是一样的家具、一样的空间,仅仅因为光源的改变,气氛完全两样了。

  在和公共工作间一墙之隔的中型工作间,是老方平时白天独自办公、晚上爬格子更新BLOG的地方。一个人的空间使用的光源采用台灯的暖光,每当凌晨的时候和窗外的路灯相映,真有“相看两不厌”的感觉。

  私人工作间一书架之隔的最小空间,就是老方日常的休息室。之所以不称之为卧室,是因为这个空间里面没有床,也看不到衣橱。其实,衣橱是隐匿在铝扣板之后。铝扣板里同样也安装了白炽灯,晚上关灯休息之后,柔和的白光透过无数的小圆孔射向白色的地毯,给平时看来中性而坚硬的空间带来了睡眠的温柔。

有限空间 无限收纳


有限空间 无限收纳


  经验分享

  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空旷的工作氛围,就对收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方振宁的家里,收纳的人性和聪明随处可见。进门走上榻榻米之前,门边靠墙处有一个半人高的台子,壁上装有射灯,在家办公签收快递文件非常方便;门边的电路盖板非常显眼,老方用板材做了通天的收纳空间,虽然很扁平,但是放点伞啊、鞋套啊什么的小东西却刚刚合适,也对电路板起到了遮挡作用。

  方振宁的一大爱好就是买书、藏书,对于上万册图书的收纳摆放,让它们既美观又整齐,同时兼顾方便可是一门学问。除了公共工作厅靠墙的大书橱,所有分隔空间的流动门后面也是绵延约十米的通天书柜,它们都做成了30cm见方的格子,取用非常方便。除此之外,休息室的地下被抬高了30cm,掀起地毯,揭开大木板,里面全部是平时不常用到的书,好比把一个巨大的书橱放倒一样。

  一进门直对的那扇橘色的滑动门,如果不拉开它,根本想不到厨房就藏身其后,整个厨房成了一个大的收纳空间,不会让人一进大门就对着厨房;而它旁边的带镜滑动门里面却是给客人们留下的衣物空间。除了收纳,镜子的反光也能够对北边角落的光线起到调节的作用。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