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行动计划》是指《佛山市陶瓷行业“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行动计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是指《佛山市陶瓷产业技术升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今年春节休假期间,蒙娜丽莎陶瓷张旗康董事给笔者越洋电话询问是否了解“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行动计划,假期结束之后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开工会安排笔者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负责搜集《佛山市陶瓷行业“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行动计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实年前(1月16日)在佛山市经信、科技和外经贸工作会议上,《佛山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涉及机械装备、陶瓷、纺织服装、铝材四大传统产业,四大传统行业的“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印发公布。本周三(2月15日)上午市经信局相关主管到访协会,收集相关意见,笔者与张旗康先生共同接待了市经信局领导。无独有偶,本周四(2月16日)下午市科技局在科学馆召开了“佛山市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指导意见专家论证会”(据称是科技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论证研讨会),涉及陶瓷、木工机械、铝型材、白色家电、纺织五大行业,笔者主要参加了《佛山市陶瓷产业技术升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与会的行业专家、企业老板都踊跃积极发表了各种意见。
无论是经信局主导的《行动计划》,还是科技局主导的《指导意见》,在我看来都有点接近《“十二五”规划》(尽管相关领导一再强调与《规划》不尽相同)。基本之处都在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思路”等。一个是经信口的《行动计划》,一个是科技口的《指导意见》,彼此侧重点虽有所区别,但在指导思想上基本可以说是高度一致,大的指导思想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的指导思想都是“质量与效益”。据说个中主要原因是佛山市新任市长来自广州,上任之后发现佛山市作为广东省第三大经济体远没有想象中的富裕(估计是指政府财政),GDP足够高,税收与财政收入一般,(也许佛山市是藏富于民),拿官方的话来说是:经济总量与运行质量不相匹配。因此提出了“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口号与方向。《行动计划》主要以“两转一提(产业转型和企业转型,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总部集聚、招商带动”三大战略为基本思路;而《指导意见》以一个中心(质量与效益)三个重点(创新、绿色低碳与产业链延伸)为基本思路。
《行动计划》与《指导意见》在内容上有所区别侧重不足为怪,但两个征求意见稿在“总体目标”出现了较大的差别。《行动计划》提出的总量目标是:到2015年,陶瓷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约10%;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约10%,陶瓷行业利税总额达到120亿元,年均增加约12%;万元增加值能耗从2010年的水平下降20%。《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陶瓷产业的增加值和利税增长20%,新技术、新产品贡献率达到60%以上,GTP(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12.3%。表面上这两份征求意见稿在目标数据上的有所差异,其实佛山陶瓷在总量只减不增的条件下,在“十二五”期间要年均增长10%,还是总体增长20%,都非容易,当然《行动计划》的目标难度更大,完全要靠“质量与效益”了。能耗指标被落实到一个具体的行业,就会完成演变成彻底的“技术活”,(在“十一五”期间不少万元工业产值能耗降低20%,掺入了产业结构“行政调整”),《行动计划》提出的“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0%”应该说与《国家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接轨了,《指导意见》的能耗指标更实际些,地方规划或发展目标可以反向突破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吗?
《行动计划》与《指导意见》目前仍然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陶瓷行业的企业、企业老板应该多加关心、提出意见,在具体内容方面相信不少与陶企的发展战略及实际运作密切相关。相信通过征求意见阶段,经信局与科技局会增加相互沟通,在“总体目标”方面会基本一致或相近。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