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大面积影响众多经济体的增长。即便当年经济仍保持高位增长的中国,投资客们亦放缓了自己的脚步。建陶产业2006-2007年这一阶段疯狂的全国性扩张一度在2008年得以放缓。后来,因为当年得益于政府救市的经济增长,再次让陶瓷企业家放下包袱重新踏上扩张之路,2009、2010年间,陶瓷产业再次迎来新生产线建设高峰。
2011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影响再度波及全球。这次没有4万亿,动车追尾事故和舆论质疑也给铁路投资泼了一场冷水,地产调控依旧严格、持久,刚性需求被抑制,政府招商成功之后的融资政策亦开始收紧,陶瓷企业面对大量产能和库存,茫然了!
如果说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让中国政府的自救举措,挽救了地产及其众多附属产业的话,那么现在,谁来挽救当前陶瓷砖行业3300多条生产线超108亿平方米的产能?即便中国14亿人口人均消费5平方米瓷砖,一年70亿平方米的市场需求外加9亿平方米的出口,79亿平方米的市场需求,如何满足我们108亿平方米瓷砖的产能消化?
2008年我们对危机反思过,放缓了投资,但2009、2010年的疯狂投资又如何解释?尤其在当前这种市场压力下,我们是否能够理解盲目并非个性,冲动亦非强悍?
与2008年的240条生产线相比,中部五省(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河南)的产能翻了一番,2011年达到440条,年产能多出了6亿平方米。 除去广西、广东等地最近两年增长的产能,实际上2008年全国瓷砖的产能大概处于90亿平方米左右的位置,正好是2011年市场需求量。我们亦不至于面临当前如此之大的市场压力,按照陶瓷产业今年的停产周期和实际产量测算,实际上今年人均5平方米的瓷砖消费量还是一个被高估的数字。个人预计2012年最高也就是这个消费水平,甚至还可能略低,也就是说,明年国内市场消费量最高也就70亿平方米,出口的9亿平方米的估值也极有可能下降,也就是说,在2012年不足80亿平方米的瓷砖实际需求下,我们当前108亿平方米的产能将过剩28亿平方米。意味着有将至少有1000条生产线必须全年停产,才能达到年度产销平衡。
当然,市场经济一定是过剩竞争。但如此残酷的现实足以警示我们,明年必须调整。就像合富辉煌集团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先生在第一届全国陶瓷人大会上给陶瓷行业参考的那几条建议:调整产品,调整布局,强化管理,控制成本等做法。
当然,让1000条窑全年停产,谁也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就是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大家也不会放弃挣扎的。可想而知,2012年的行业竞争将会是怎样的残酷和血腥!尤其在这种局面下,我们更多中小企业应当高度警惕“资金缺口”这最后一根稻草的压力。
2012年的第一期报纸,我当然不愿用这样的文章和观点来“吓唬”读者。我更愿意和大家一起祈祷房地产刚性需求被针对性放宽政策激活,祈祷欧元区乃至整个欧盟经济的复苏。至于这种概率有多大,大家拭目以待,因为2012年已经来了!
因此,我更怀念2008年,大家对危机的警惕和放慢发展步伐。同时我也想安慰大家,只要挺过明年的经济调整期,房地产价格一旦平稳,市场一定会被激活。楼市企稳的背后,一定是经济活力最健康的时候。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市场的积极因素——当前全国所有库存二手毛坯房、在建房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房屋总面积,一定会突破百亿平方。这对未来的发展依然是一个有力的支撑,按每平方米房屋面积使用瓷砖2平方米测算(墙地合算),瓷砖需求量亦高达200亿平方米,问题是谁可以熬过2012的考验,谁可以坚持到这些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并抓住机会成交。
2012,是一道坎。风雨过后即使没有彩虹,但至少空气会新鲜很多!祝大家新年快乐!(文/毛国中)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