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原本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花几个月时间才能设计出来的马桶,如今通过电脑设计等数字化手段,仅用1个月左右就可实现,产品研发周期大大缩短。记者上周从禅城经促局了解到,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陶瓷材料烧成过程的专家数据系统”于近日通过专家组的鉴定和验收,卫浴企业若通过该系统进行新产品研发,开发周期将比原来缩短约四分之三。
事实上,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在禅城的陶瓷企业中已非常普遍,这也使陶企在国内的竞争力大大增强。记者发现,除了信息化外,在经过数年的转型升级后,陶瓷产业在机械化、材料化方面也进展颇多,“三化”成为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国内需求减少、人力成本上升、国外反倾销加剧的形势下,转向信息化、机械化、功能化的陶企将会获得更多机遇和竞争优势。
趋势一
陶瓷行业的高污染、高能耗曾被广为诟病,节能降耗也一直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之一。据了解,通过近几年的整治,禅城陶瓷企业的节能降耗已取得不错的效果,区内拥有生产环节的陶瓷企业都实现了清洁生产,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粉尘都大大减少。在这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新明珠陶瓷集团(下称“新明珠”)是禅城规模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目前拥有员工两万多人。据该集团副总经理李重光介绍同,近年来,面对节能减排的挑战,新明珠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两化融合建设,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等工作的开展,光是耗电的降幅就超过10%,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还实现了在线监测。据了解,由于节能效果突出,新明珠在2010年获得了全国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的荣誉,成为全国建陶行业唯一获此资格的企业。
强辉陶瓷也是南庄陶瓷整治中保留下来的企业之一。据了解,该公司运用自动控制技术,改造了生产环节中的湿法除尘脱硫系统和干燥窑系统,将系统中产生的烟气、粉尘及SO2等有害气体集中处理,既减少了处理环节,又节约了处理费用。系统实施后,SO2和粉尘浓度下降均超过60%,节约效益可在10%到15%左右,每条生产线每年节能超过200万元。
除了节能减耗之外,禅城陶企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佛山陶瓷行业的龙头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经销商众多,但以前只能以人工服务的形式处理经销商的订单、对账等,效率较为低下。
为此,东鹏的信息工作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对一种成本只有十几万元的计算机中间件进行“二次开发”,使经销商不用支付任何费用也能利用东鹏ERP系统,“这种中间件的使用在2009年底正式投入大规模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节约了一大笔一次性投资,再加上维护费,到现在为止至少节省成本近亿元。”
禅城区经济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众多企业的实践来看,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提升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在行业内继续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对提升禅城陶瓷的竞争力将促进作用。
趋势二
缺工似乎成为珠三角制造企业最大的困扰之一。据了解,由于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回家就业,珠三角的不少企业都苦于有订单却无工人,有的企业一年中连提三次工资也招不到工人。
相对来说,陶瓷企业虽然没有遭遇严重的用工荒,但人力成本的上涨也迫使企业寻求应对之道,通过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
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鼎科技”)是位于南庄的一家陶瓷机械生产企业,该公司生产的自动瓷砖包装线投入到陶企使用已达三年之久,目前,自动包装线一天内能够包装6000~7000箱800×800mm规格瓷砖,为企业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据介绍,目前佛山已有兴辉陶瓷、金意陶陶瓷、东鹏陶瓷等多家品牌企业运用自动包装生产线。
在原来的基础上,一鼎科技在今年又开发出了换代产品。“公司以前研究发的瓷砖包装自动生产线按工序间歇式运作,整个包装过程分别由多个独立工序实现,每个工序在完成动作时,砖体必须停顿,对产量有所影响。”一鼎科技董事长冯竞浩介绍说,“新设备是连续式的,把过去砖体停顿才能完成的工序取消,设计为砖体在输送线上输送过程中完成包装,砖体匀速进行,不需输送带停顿,使每天的产量比原设备提高一到两倍。”中国陶瓷产业信息中心主任张永农表示,“全自动抛光砖包装生产线”的研发成功,将对佛山乃到全国陶瓷企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陶瓷包装将进入全自动化的机械时代。
不仅是瓷砖生产领域,马赛克生产同样开始尝试机械化操作。据了解,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在马赛克的切粒、打板等环节运用机械来操作。华夏陶瓷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刘飞龙是一个陶瓷机械设备的技术专家,同时在佛山经营一家马赛克企业,在第七届中国马赛克论坛上,刘飞龙就呼吁提高行业的机械化水平。“像我们厂有80多个人但还是缺工,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如果能用机械化来取代简单的人工劳动的话,那么企业的成本和竞争力也相对大大地提升,这对行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刘飞龙说。
趋势三
一直以来,禅城的陶瓷产业以瓷砖等建筑陶瓷发展最为迅猛,但普通的瓷砖功能较为单一,随着市场的不断竞争,其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为了提高陶瓷的附加值、争取获得更多利润,不少陶瓷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赋予瓷砖不同的功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国内第一条城际地铁广佛地铁各站点的内墙材料――轻质陶瓷砖其实就是一种功能瓷砖。据生产该产品的佛山欧神诺陶瓷有关负责人郑树龙介绍,陶瓷企业在生产抛光砖时会产生大量废渣,这些废渣以前往往被堆放或填,既占地又污染环境。
“轻质砖则利用这些抛光砖废渣,通过发泡、膨胀、冷却等工序,变废为宝。这种轻质砖与同等规格的瓷砖相比重量将减少40%,十分方便搬运和铺贴。”郑树龙说,“最重要的是由于轻质砖是蜂窝状,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隔热性能强,具有保温、吸音的功能,能使建筑节能,这些优点相对普通瓷砖具有很强的优势,也是广佛地铁选用轻质砖作内墙材料的重要原因。”
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则推出了一种“会呼吸”的瓷砖——负离子釉面砖。该公司董事长冯红健介绍,负离子釉面砖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作用释放出负离子,负离子再和周围的有害气体、细菌、污染物接触后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杀菌及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据建筑材料工业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报告证明,一个封闭的空间在使用这种负离子瓷砖12个小时后,空气负离子平均增加量为500个/立方厘米,相当于15棵树的净化效果。目前这种产品很受注重环境质量的高端客户欢迎。”
据了解,佛山陶企还研发出会发光的陶瓷、可以卷成地毯的陶瓷等,并生产出了陶瓷刀具、陶瓷手表等新型陶瓷产品,陶瓷的功能化渐渐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就像手机一样,最初人们关注最基本的通话、信息等通讯功能,但现在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手机其他方面的功能了。功能化瓷砖也是一样,往后消费者可能关注瓷砖除装饰之外的功能,相应的附加值也较高,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佛山陶瓷研发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记者/沈文金)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