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最近,陶城报社组织“纵横世界”一行四人小组走进了沙漠明珠,世界著名贸易中心——迪拜,而笔者有幸作为小组的一员。
高速推进的大规模建设,安定的局势,让更多的建材供应商涌向迪拜 周其博 摄
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阴影还没有完全褪去的今天,我们从机场入关汹涌的人潮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迪拜强大的吸引力。经过一个星期的走访,从目前市场了解到的情况看,2008年金融危机对迪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这并非是坏事。疯涨的房价开始回落趋向平稳,房产的租金更为合理,市场划分出很多不同的层次。而外资也从投机转向真正的投资。大家开始理性地看待在迪拜以及整个阿联酋的投资机会,而很多投资者发现危机后才是最佳的进场时机。房地产开始回暖,但以投资者为主,有的投资者甚至一口气买下10套。迪拜房地产稳定的另一个保障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只能将购房者支付的钱款用于修建专门的房产工程,而不能成为市场的玩家,更不能将这笔钱款打入其他账户。他们还要向迪拜房地产管理局(RERA)提交意见书,交代房产开发的具体支出等,RERA的工程师会核查项目成本,一切支出从一开始就明朗化,有效保证了市场的稳定。
根据当地UAEPD.com网站房产数据统计,世界对迪拜房地产的需求仍然存在,投资者的兴趣仍然很大。良好的城市配套设施和宽松的多元文化氛围,无疑将吸引更多海外人士安居乐业于此处,刚性需求也会更加凸显。目前,房地产的热潮虽然没有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程度,但是对于很多采购商和建筑工程来说,他们将有更多的被挑选的机会,因为出价较低的更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是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只要保证质量,提高品牌形象,在争取中高端市场上将会有更大的竞争力。足够好的产品是不怕卖不出去的。
阿联酋安全吗?
这次迪拜之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繁华的街市和炫目的建筑,而是一种近乎回乡的亲切感觉,这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有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他们在此工作生活几乎没有隔阂,无论是来自发达的国家还是来自印巴非洲国家,以及中东伊斯兰国家,大家相处得自然而和谐,人们操着不同的方言,穿着不同的服装,但是只要一说英语,就像在中国,只要会说普通话,交流就没有任何的困难。在这里我体会到一种真正的和谐,你可以保留自己的空间,可以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自己的文化习惯,甚至饮食。
在迪拜期间,几件小事让我难忘。在商场里和同事失散,手机没电,女保安二话不说递上自己的手机主动帮忙联系;出商场打车的时候,得知我要赶飞机,长长的队伍主动让出位置,让我先乘车,而在出租车上,司机大叔不断安慰我,告诉我不要担心时间,不会迟到,因为他会抄最近的路。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受到迪拜人的热情和互相高度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是对一个来自遥远国家的陌生过客。和在迪拜生活多年的华人交流中,他们也多次夸赞当地良好的治安,甚至有人心直口快地说比家乡还好。
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酒店、公司办公室都贴有阿联酋各个酋长国领导人的像,特别是阿布扎比和迪拜的现任酋长,也是阿联酋的国家领导人,他们享有王室权威,同时保持亲民形象,得到广泛拥戴。迪拜政府为本国公民提供高福利待遇,包括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创业、结婚、住房也可获得高额补贴。由于政府鼓励本国人创业,注重人才开发,大力创造领导和就业机会,使大批年轻人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同时,政府对外国人依法管理,同时尊重各国侨民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对合法创业经营者给予法律保护,进而为外国人提供有利的创业和赢利平台,这些政策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和梦想家的到来,而事实上,外国人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人。
迪拜的野心
11月的迪拜,郊外空旷的沙地上骄阳灼人,阳光无比灿烂,沙漠的天空看起来特别的低,强烈的光线让人无法直视似乎近在咫尺的太阳。但是,一旦回到屋里,无论是在酒店还是餐厅,冷气都足得让来自中国南方的我感觉寒气袭人。刚开始觉得迪拜人实在是奢侈浪费,后来转念一想,这个地区常年处于炎热高温之中,人们稀罕的就是冰冷的感觉吧,而夏天高达五六十度的高温如果没有制冷强劲的空调,室内也是坐不住人的。不过,物极必反,据说现在迪拜人患风湿关节炎和糖尿病的很多,因常年不是在室内就是在车里,又爱吃甜食,这就是所谓的富贵病吧。
但是,迪拜人并不仅仅只会享受,他们的目标是“中部世界的经济首都”和“世界金融中心”,这一切的保证是他们有一个目标远大的领袖和执行强有力的民众。现任酋长穆罕默德有句名言:“不要说我没有什么,要说我想要什么”,迪拜从寸草不生的荒漠成为今日的世界明珠已经说明,在这个神奇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文/曾德美)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