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进展如何,老百姓离保障房还有多远,这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25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报告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
1000万套11月前全部开工
来自住建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保障房已开工986万套,占年度计划的98%。“可以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姜伟新说。据介绍,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构成是,廉租住房165万套、公共租赁住房227万套、经济适用住房110万套、限价商品住房83万套,以及各类棚户区改造415万套。此外,还计划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0万户。
严格把关工程质量
保障房的质量问题,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据姜伟新介绍,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监察部把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管理纳入对各地督查、约谈和问责的范围。各地有关部门普遍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在选址、设计、建材、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对发现的“瘦身钢筋”等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各地在建的保障性住房开展了质量安全检查。从检查情况看,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总体上是好的。”姜伟新表示。
逐步转为货币补贴为主
姜伟新介绍说,各地都公布了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建立了申请、审核、轮候、配租配售和公示制度。不少地方还对保障性住房使用管理进行了动态监测。他同时坦承,分配和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家庭和个人住房、收入以及金融资产等情况基础信息不足,核定有一定难度。一些地方出现了骗租、骗购的情况。有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但仍然不退出保障性住房,群众意见很大。
姜伟新表示,下一步将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申请审核和配租配售程序,并予以公开。督促地方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管理,严禁以任何形式向不符合住房困难标准的家庭供应保障性住房,努力防范骗购骗租保障性住房和变相福利分房等行为。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的公众监督机制。
同时,将进一步研究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一方面,通过控制保障性住房户型面积,引导保障对象当收入条件改善、具备了一定经济能力后自然退出。另一方面,对租赁型保障房,要研究制订合适的、动态的、有利于退出的租金标准;对购置型保障房,要完善并严格执行交易时对收益调节的规定,消除牟利空间。
此外,这几年住房保障实行以实物保障为主;经过今后几年的努力,住房供求关系缓和以及住房租赁市场有了一定发展后,将逐步转为以货币补贴为主,保障范围主要包括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的无住房和住房困难家庭,以及棚户区(危旧房)居民。
相关阅读: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