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近日,记者从高邑数家企业负责人的交谈中了解到,高邑建陶企业技工大部分为“外来人”。其中,以山东淄博、广东佛山的陶瓷技工为主,而高邑当地陶瓷技工人数几乎为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从三方面来归纳。
首先,这与高邑建陶发展历史息息相关。高邑陶瓷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唐代刑窑的分支,主要以生产日用瓷为主。上世纪90年后,高邑县开始逐步从日用瓷转向建筑陶瓷。建筑陶瓷真正兴起的时间却是上世纪末、21世纪初,迄今算来,高邑建筑陶瓷历史也不过只有十几年而已。然而,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高邑建陶企业数量以优美的抛物线诠释了建陶行业的发展状况。“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高邑建陶企业数量的变化恰恰是国内建陶行业的缩影,而高邑建陶企业的现状,却依然停留在佛山建陶行业刚刚起步的年代。正是由于高邑建陶行业发展历史较短,没有出现与之相配的专门培训机构,才造成了高邑建陶企业缺少技工的现状。
“陶瓷技术工人严重缺少,而当地又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所以,陶瓷企业不得不去外地挖人才。一般来说,招聘技工不外乎是经朋友介绍,当然,也有一部分技工“成群结队”地在外闯荡,最终被建陶企业高薪“俘获”。高邑一陶瓷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
在这一群外来技工中,大多数都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然而,正是因为陶瓷技术需要一定的经验作支撑,企业对那些年轻技工不放心,专门选择这些已成家的、有经验的老技工。而这些老技工也正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反而限制了他们技术的发挥。一些技术工人为了得到更高的报酬,可能会不断的跳槽,这就致使陶瓷企业不得不重新招聘技工,而在这段时间内,技工的缺失对陶瓷企业可能会造成阶段性的损失。而建陶企业领导对这些外来技工本身没有给予百分百的信任,这也是造成技工频繁更换的重要原因。
其次,便是当地年轻人的观念问题。其实,一些陶瓷技术并不是那么高深,只要稍稍用心便可以学会,并且,技工的工资是普通员工工资的数十倍,但仍然没有员工主动学习。一般在陶瓷厂工作的普通员工并没有很高的学历,有的甚至初中都没有毕业,对他们来说,陶瓷技术仍然是一项存于大脑中的挑战。而那些学历较高的员工,早已失去了学生时代的气息,单单工作已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无心专门学习陶瓷技术知识。
对陶瓷企业而言,技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邑当地却严重缺少陶瓷技术人才,而大部分企业很少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一般是直接从外地高薪聘请。但外地技术员工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致使企业对这些技工患得患失,不能托付真心。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对于高邑建陶企业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一是一些外地技工可以手把手地教几个徒弟,但是,当这些徒弟羽翼丰满时也会重走师父的老路——跳槽——寻找高薪企业;二是企业本身不具备很强的软实力,缺少专门培训的软硬件,以至于当出现技工短缺时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程。
河北省陶瓷产区主要集中在唐山、高邑、邯郸,唯独高邑没有专门的陶瓷专业院校,这也是高邑建陶企业缺少技工的重要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技工的培训是一项长征,途中,不仅有企业,还应该有政府。这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当地政府发展经济和教育的必由之路。企业、政府联手对员工进行陶瓷技术培训,这是解决高邑技工短缺的理想决策。“善假于物,善也!”但是,善假于外物却是致命的要害。如果对此事听之任之, 技工的缺失将会是制约高邑建陶企业发展的一把利刃!(文/郑玉棉)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