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陶瓷是地球上最早由人工实现物质的转变的产物。中国的宋、明、清多个时代都有后人认同的陶瓷兴旺并留下千载名窑名瓷的时代,但为什么又会没落下去?中国的近百年陶瓷也是在潮起潮落中过来的,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本来,这是很值得去探索的,是很值得去提取这些付出了代价才得来的经验,但就是看不到有这类课题的命题,更看不到有份量的文章了。再具体到一个在世界陶瓷近代史上应该算是顶顶有名的佛山陶瓷,起起伏伏数十年,又有谁去写出其风骚与遗憾?真真切切多少事,都仅仅化作是一席渔樵闲话。
当代中国陶瓷的真面目是什么?面对着这个无处不在的经济、瘟疫、环境变迁的社会,陶瓷又应该是什么样的真面目?依我看,陶瓷业永远是一个不得安稳的产业,一个游牧式的产业,一个难以被湮灭的产业,一个用火烧别人但常常又被火烧然而却是“春风吹又生”的产业。什么时候兴败,最主要决定于三大因素:首先是社会大环境,世昌则瓷昌,文化起着永恒的作用;其次是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占用是否适当而合理,你把土地、燃料、矿物、交通占用太多,别人就要有意见了,要限制打击你了;再次就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要负起社会责任,要懂得回报社会。认真说起来,当代中国传统陶瓷业最主要的课题与任务也是这十分浅白的三条:顺应潮流,用好资源、搞好环境。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