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稀缺理论”对陶瓷营销的启示

“稀缺理论”对陶瓷营销的启示

2009-03-11 来源:新浪博客 责任编辑:陈凌云 阅读:1685
0 200
    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有一本被查禁的书《第二次握手》。当时这本书是手抄本,平时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也狂热地借阅和传抄。10年后,这本书正式出版,但人们对这本书的热情顿减。被严格禁止的书造成了稀缺性魅力,一旦解禁就失去了魅力。

  聪明的商界就很善于利用这种稀缺性原理。瑞士名表为什么会这么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瑞士钟表企业对每一款表都严格限定了生产的数量,稀缺性才能令瑞士表保持高价。这样它不仅满足了拥有者高贵身份象征,而且满足了它还会升值的心理预期。

  心理专家的研究表明,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东西的想法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更大。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国房地产在前几年的高峰期间,不断有高价地王拍卖成交的消息传出,有些还是经过了数十次的激烈的竞拍才拿下的。

  理解了稀缺性原理,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松下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令产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来的战略,会使其陷入困境,并不断赔本,一度还滑入破产的边缘。凡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价值一定低,如果在马路上奔跑的都是奔驰、宝马,那么它们的价值一定不会高,老板们也不会喜欢它们。

  稀缺性原理是否对我们陶瓷行业有所启示?生产线做得比发达国家还要宽,这是因为要增加生产能力,我们所面对的市场是既有发达的沿海城市将近5000万富裕的中产阶级,还有40万户拥有百万美元资产有钱人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同时我们还面对面着城市一般民众及落后农村地区的市场,这也是消费习俗完全不同的大众市场。我们以少品种,大量的同质化产品是无法满足这些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的,而且量大,价格必然便宜,只能陷入价格战的陷井之中。我国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实力单薄,无法在规模上与主流企业竞争,更需要关注稀缺性,创造稀缺性,而不是拼命扩大同质化产品的产量。闻名于世,质量上乘,但是靠量取胜的日本家电行业,全面赔本,可谓前车可鉴,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