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赢在设计·设计合伙人选拔赛,是国内第一个面对设计团队的合作平台,由唯美L&D陶瓷独家主办,广州领路营销全程策划,旨在构建青年设计团队的成长共赢平台。我们集结了梁志天、梁建国、姜峰、吴滨、孟也、黄全、覃思、曾建龙等八位设计导师,面向中国室内设计界发出招募,并在未来五年内提供设计管理经验、资源、资金、品牌、平台等支持,搭建青年设计师团队与国际顶级设计导师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桥梁。
3月26日,“赢在设计”南部赛区晋级赛正式开战,15支入围队伍齐聚厦门,向最终的总决赛席位发起冲击。本场晋级赛的四位导师为:梁志天设计集团创始人 梁志天先生、J&A杰恩设计创始人 姜峰先生、WS世尊/无间设计创始人 吴滨先生、TCDI创思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覃思先生。而受香港疫情通关影响,梁志天先生以现场连线的方式参与其中。
活动精彩
出席嘉宾
梁志天梁志天设计集团 创始人
姜峰J&A杰恩设计 创始人
吴滨WS世尊/无间设计 创始人
覃思TCDI创思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创始人
孙少川厦门嘉和长城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
吴阳唯美L&D陶瓷 总经理
陆新华唯美L&D陶瓷事业部 总经理助理
孙文松广州市领路营销策划机构 创始人
现场精彩语录
—成都辰皓设计陈辰
陈辰:“我们每年在创意的基础上研发两到三套产品,力求思路标准化,打造出产品系列。我们影响的是年轻人,我们也是年轻人,所以我们可以懂年轻人,我们可以更快地打开年轻人的市场。”
姜峰导师:“看到你,看到你们90后,我看到这个行业的希望,因为你们现在想的很多事情是我们在30岁时没有想过的,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几墨设计米佑宗
米佑宗:“‘不设边界,尺寸拟规’这八个字是对我们工作、设计、思维的一个小总结。我们喜欢在设计的逻辑之外去寻找更多的元素,向往以更加自由的方式创造。同时,我们也遵守规则,遵守传统,在这样的对立关系中,形成统一的存在。”
梁志天导师:“你要把自己当成销售来推销你的产品。你在台上只有8分钟,你要把你自己最闪光的一面去展现出来。”
—湖南思所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黎贝
黎贝:“我们做的项目有很多,一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我——什么是思所的标签?或者说,如果思所未来没有标签,能走多远?这也是我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之一,我很想向老师请教一下,没有标签的思所能够走多远?”
吴滨导师:“我为什么会问你企业大于设计还是设计大于企业呢?因为你刚刚的演讲,绝大多数都是在讲商业的考量,关于作品和设计思维都是一笔带过。任何企业,一定有它的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它独特的价值。设计公司,它的产品是设计,它的核心价值就是某一类别的设计强项。我认为你刚刚的演讲重心在于如何运营公司,对专业方面上的思考有所欠缺。
—新巢设计(大连)有限公司陈加丽
陈加丽:“我们公司在大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80%以上的设计都在异地,客户群体也倾向年轻化。我们的设计作品会在更大社交媒体发布,据统计有些作品的浏览量可以达到100万左右,精准粉丝大概有18万左右。所以,我们对于设计自媒体运营、异地设计服务的经验比较丰富。但我们公司发展到现在也有一些限制,我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能与覃思老师有一些合作,找到属于我们团队成长的方法。”
覃思导师:“你今天的演讲让我很纠结。我们选你上台竞演,是看好你的作品和公司运营,并希望你在这里做一个更清晰的阐述。你的作品挺吸引我的,但是关于整个比赛的阐述,我觉得你还没有抓到点。赢在设计这个比赛其实很考验选手的表达能力,你们最厉害的是线上运营以及线上的获客能力,从这方面来说可能很多导师都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这一点在演讲中你应该重点发挥,但是你刚刚在台上呈现的还不够。单从比赛的角度来讲,你今天的得分不高,但你的固有实力我是十分值得期待的,希望我们线下有更多的沟通。”
—唐会空间设计机构唐小松
唐小松:“我们对自我的定义是‘演员’,因为我们可以驾驭‘设计’的各种本职工作,同时,我们对自我的定义也可以是‘导演’,因为我们可以组织和团结所有的人才,整合有效资源,发挥他们的才能。”
—临海市唯典室内设计有限公司王维
王维:“我们公司在2000年-2015年期间,落地了很多装饰类的项目,在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之后,成立了以工装为主的设计公司,在台州的9个县市区做专一门类的工装项目。从2016年开始,公司对业务板块进行了调整,正式开始接家装别墅设计。通过近四年的努力,极大地提升了团队成员的独立性和专业度,这也奠定了我们在台州的业务基础,并积累了大量的高端客户群体。台州是一个制造业城市,有大量的优质客户,但以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掌控。参加这次比赛是希望能将更高效的模式引进台州。”
姜峰导师:“你原来是做工装设计,现在转做家装设计,这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方面,我特别欣赏你可以全心沉下去做设计。你们的团队现在是5个人,在管理方面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小,所以我觉得对你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在这方面,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去继续探讨。”
—段美伊工作室段美伊
段美伊:“在互联网时代,同质化的现象非常明显,我时常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设计?如何做才能使我的设计足够独特,形成自己的设计语言?我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花艺、茶道、旅行、古琴等都有涉猎,这些兴趣爱好能更好地滋养我的设计,让我更加懂生活、爱生活,为客户打造出更好的家。”
覃思导师:“你在台上让大家看到了你对生活的热爱,但我更想了解你对未来事业的规划与目标。比如,你在未来有什么样的目标?你需要些什么,我们可以帮助你些什么?同样,反过来,你的团队有什么样的长处,我们之间如何互相赋能,如何形成互补关系,这些问题讲清楚了,才能让导师更清晰地了解你。”
—宁波禾公社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张磊
张磊:“我们团队人比较少,案子做得不多,设计也是相对小众化的。虽然选择我们的业主不多,但我们很享受这种状态。‘让客户看到我们的设计’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坚持,让客户来选择我们,而不是通过一些业务渠道去寻找客户,这样我们就不需要为了迎合客户而改变我们的初心。虽然我们的案子比较少,但我们对每一个案子都很有自信,业主也很开心。”
梁志天导师:“每个导师选择团队侧重点都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是双方能不能互补,能不能有互相欣赏的点,这样合作才能产生化学反应。”
—上海品东装饰项林欣
项林欣:“我觉得人可以成长,家也可以。设计可以把家人的情感关系连接在一起,同时,设计空间也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慢慢优化人们的生活。我们希望未来三年可以为台州及周边的中产家庭做更好的私宅服务。”
—一宅一物建筑设计凌英麒
凌英麒:“我所理解的设计,是给人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给予反馈,然后再指导下一次设计,减少错误。我做过建筑,做过工装,但是最后选择在私宅领域,因为我觉得私宅才是一个人最终使用和生活的场所。17年,我成立了我的团队‘一宅一物’,一宅寓意位为专注一个领域——私宅;一物,则是解决好私宅领域的一个问题。我们专注于旧房格局改造,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安好一个小家。”
吴滨导师:“我很喜欢你现有的专业积累,很扎实。我招人的标准一定是专业至上。我们能提供观念、体系,我们获得的优质项目可以给你的实践经验。我们的团队是学习型的,如果你有热情,可以在我们的平台获得更快的发展。近几年,我们希望在体量上适当的扩大,可能会在一二线城市,成立若干分支机构。我们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年轻的、优秀的小型团队,被‘没有好的客户、好的项目实践’所制约,所以我希望我们会后能有更多的交流。”
—布舍室内建筑(广州)有限公司黄梓铖
黄梓铖:“我们公司名字是布舍设计,布为‘+’意为沉淀,积累。舍则为‘-’意为简化,提炼。我认为设计应以有限表现无限,有无相生。‘有’,即是实,即可视。‘无’则意味着虚,即感受,即气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覃思导师:“我经常讲的一个逻辑是,找到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有哪些路径。你的业态很多,证明你的能力是可以的,但是你想在哪个业态成为第一,在过程需要怎样的赋能从而达到目标?这些我想都是需要思考的。所以我觉得,在这8分钟里面,能够把这3个点讲清楚就很好。如果我们有合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帮你梳理你的团队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你离你的目标有多远以及我们能不能让你节省更多的时间?”
—苏州一野设计张旖
张旖:“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标签,有相应的客户群体,而不是都从一野的大标签出发,这也是未来3到5年,我们努力的方向。曾经的我们都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看设计,学习设计,我希望当年龄上我们能称之为前辈的时候,也能为更年轻的设计师加油,把设计传承下去。”
—贵州杨子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杨波
杨波:“做了这么多年的设计,我感觉设计不是做不下去,而是设计做不上去。我们做了很多商业综合体的项目,但大型商业项目往往规模很大,流程冗长,像我们这样规模的设计公司很难去支撑,里面但凡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全盘皆输。我们对于中小型的商业项目是得心应手的。因此,设计做得好,不等于设计公司做得好。我们想做一个好的设计公司,打造中小型工装界的拎包入住。”
姜峰导师:“你是一个非常幽默、善于思考的设计管理者。从年龄上来看,你可能比其他选手要年长一些,但是你把年龄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你在思考如何把设计公司做好,我觉得这是在设计行业更高阶层的一个问题,设计是一个行业,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我们要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去把自己的企业做得更好。我们有很好的互补性,接下来我们可以更好地交流沟通。”
—浩室空间设计徐学浩
徐学浩:“设计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在不断成长,完善设计体系。我们不追求材料的盈利,而是真诚理性的为业主着想,以专业团队的努力协作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水准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十年的时间,我成为了台州的90后设计表率,未来我希望我们的设计可以走的更远,形成自己的一个当代的中国设计语言,在国际舞台上发声。”
—冇二设计毛如璟
毛如璟:“创立品牌就是创立意义,把心意做进生意里。空间作为承载品牌印象的载体,我们尝试让空间与品牌共生,创造一种新的体验方式。因此,我们在10年里,服务了100+企业,建立了128个新生品牌。传承是品牌的内核,创新是空间的基因,我们找到品牌和空间的基因,通过反复强调品牌意义,行成烙印,从而让它们得到更好的延续。”
南部晋级名单在长达4小时的竞演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设计团队的多元化和可变性,每一个团队成立的初衷不同,但目的相同——在设计的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本场共有9支设计团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名单马上揭晓!
唐小松丨唐会空间设计 创始人 张 磊丨禾公社设计 合伙人张 旖丨一野设计 设计合伙人
陈 辰丨成都辰皓设计 设计总监
杨 波丨杨子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凌英麒丨一宅一物建筑设计 设计总监
徐学浩丨浩室空间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陈加丽丨新巢设计 /设计总监毛如璟丨冇二设计 创始人/创意总监
- - -
【导师 梁志天】
【导师 姜峰】
【导师 吴滨】
【导师 覃思】
颁奖仪式
随后,导师们上台,为9支晋级团队代表颁奖。
▲晋级设计团队颁奖仪式其余队伍也用自己惊艳的表现,赢得了导师颁发的“竞演奖”。
▲竞演奖设计团队颁奖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2020-2021年度设计公益精英人物”奖项也在活动中颁发。
本奖项由IHIDA国际人居空间设计组委会授权颁发,表彰了2020-2021年12位具有优秀作品,并在当地热心公益的优秀设计师们。
▲“2020-2021年度设计公益精英人物”颁奖仪式至此,2020-2021年度赢在设计四大赛区线下晋级赛圆满落下帷幕。
经过一年的竞争与比拼,在东部、西部、北部、南部四场晋级赛中共决出了31支团队晋级决赛,在即将到来的全国总决赛中,这些年轻设计力量中的佼佼者又会有怎样精彩的表现呢?让我们共同期待!
西部赛区晋级赛现场回顾
东部赛区晋级赛现场回顾
北部赛区晋级赛现场回顾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